【摘 要】
:
不可靠叙述指的是叙述者的叙述与隐含作者的规范发生偏离的一种现象。近一、二十年来,不可靠叙述现象日益成为叙事学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自W·C·布斯对不可靠叙述现象加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可靠叙述指的是叙述者的叙述与隐含作者的规范发生偏离的一种现象。近一、二十年来,不可靠叙述现象日益成为叙事学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自W·C·布斯对不可靠叙述现象加以理论总结以来,不可靠叙述研究已逐步发展为一个内容较为丰富的理论体系。“修辞派”与“认知派”代表了不可靠叙述理论的两个重要发展方向。两派理论虽各富洞见,但由于其理论出发点不同而难以调和。本文在雅各比的“生成机制”及申丹对隐含作者的图示化总结的启发下,提出广义“生成机制”的概念,以期对“修辞派”与“认知派”理论予以共性化的描述,并以此作为统合两者的一个理论起点。通过对不可靠叙述理论发展脉络的梳理,本文从中挑出雅各比的“生成机制”予以批判性的审视,既肯定其合理性,也看到其存在的巨大不足,并提出广义“生成机制”的概念。本文采用理论推导与文本分析的方法,从“生成”的角度来分析不可靠叙述理论的三个重要构件,即隐含作者、不可靠叙述、与不可靠叙述相关的文本意义。本文的分析表明,隐含作者及其规范的形成既是作者写作编码的结果,也是读者阅读解码的结果。不可靠叙述的文本生成是作者对相关策略的选择使然,例如视角与人称的选择,多重内视角的运用以及特殊人物形象的塑造。从阅读阐释的角度看,读者可以发现叙述者的不可靠性可以在费伦归纳的“事实/事件”、“知识/感知”和“价值/判断”这三条轴线上体现出来。通过对隐含作者规范的重构与不可靠叙述的辨识,读者可以进一步阐释与不可靠叙述相关的文本意义。最终,本文提出的广义“生成机制”把两个学派在理论基础上的根本差异悬置起来,从两种理论相互渗透、互为补充的地方寻求突破,为二者的有机结合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以此为基础,有望建立起一种能够整合两个学派深刻理论洞见的不可靠叙事理论。
其他文献
高效的考试诊断和评价,可以及时反馈信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如何提高生物学试卷讲评的效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围绕这一课题作了一些有益尝试和探索。
<正>肾气丸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篇,由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肉桂、附子组成,具有温补肾阳之功效。笔者临床应用该方治疗多种老年病收到良好效
目的研究血浆miR-222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变化。方法收集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24小时内的全血,分离血浆提取总RNA,茎环法特异性逆转录为cDNA,以RNU6为内参基因,
依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特点,采用面向对象方法提出"自下而上"的多尺度分割方法,即按照由小尺度分割至大尺度分割的顺序,并结合掩膜操作对山东师范大学IKONOS影像进行了建筑
在赫斯顿小说中黑人民俗文化元素帮助作者创造出真实可信的男女主人公形象,并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同时通过表现更富于人性传统的黑人生活,更深刻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研究校园足球休闲化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及主要措施。研究表明:校园足球休闲化发展的前提是营造足球文化氛围;校园足球休闲化发展的关键是开设足
为评价磺胺类抗生素在沉积物中降解行为,以最常用的磺胺类药物——磺胺甲恶唑(SMZ)为对象,通过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其在沉积物中的降解动态以及相关环境因素
在分离式钢筋混凝土梁的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改变钢筋混凝土梁的布筋方式,建立了不同的有限元模型,并利用这些模型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与动力计算。
<正> 1 真武汤治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吴某,男,62岁,农民,1985年9月3日诊。患者头晕目眩,胸闷气短,劳则加剧,下肢浮肿3月,近1周来,症情加剧,已卧床不起。心电图提示:完全性房室传
<正>张浩文出版小说集《狼祸》《三天谋杀一个乡村作家》《长在床上的植物》,长篇小说《绝秦书》。张浩文以对民族国家发展道路的探索,对现代性的反思和追求,对民间文化的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