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经济要发展,资本是非常重要的元素。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增加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然而大量研究表明,我国对农村资金的投入量还远不足以形成能刺激资本增值的规模,这使得有限的资本投入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一直呈现“零收益”甚至“负收益”,尤其云南这样一个边疆地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面临着资金投入不足和融资困难的双重“瓶颈”约束。如何构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机构的投融资体系,确立起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资金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是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和课题。本文旨在运用农业投融资的相关理论,对云南省新农村在投融资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借鉴国外农村投融资机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云南省农村投融资长效机制发展对策。本文除引言外,总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在回顾国内外有关投融资、农村投资和融资及农村投融资机制的理论基础之上,通过对以韩国、日本、法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及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农村投融资机制的分析,总结了四点可借鉴的国际经验:任何时期农业都是政府财政支持的重点;建立完善高效的信贷支持体系;财政扶持金融进而间接补偿农业是各国财政投资的重要方式;建立市场调节与宏观管理相结合的农村投融资调控机制。第二部分是实证分析。依据理论成果,并运用于实践之中,在对云南地区新农村投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后,通过DEA模型对云南省16个地区新农村建设投融资绩效进行分析,结果得出云南省大部分地区新农村建设投融资是有效的;接着以农村金融为视角,采用Logistic方法,以云南省220户农户资金借贷状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农户从农信社信贷可得性的内外部影响因素,为化解农户融资困境,促进农户投资行为找到了可行的途径。本文认为,根据模型的计算结果,建立云南省新农村建设投融资长效机制发展模式,应注重以下四点:财政支农应严格保护合理的农村经济关系和农民利益;投融资主体多元化;以市场的方法获取更多的建设资金;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形成合力,支持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