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东北,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败降,史称“东北沦陷时期”,亦可称作“伪满时期”。东北沦陷十四年史,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国难痛史,是帝国主义侵华史中极为残暴的篇章。在中国近代史、中日关系史和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上,均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留下了惨痛的历史教训。日本帝国主义在对中国东北进行军事、政治和经济侵略的同时,丝毫没有放松文化领域的精神意识侵略。他们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愚弄民众,大量移民以造成日本人口的优势并欲同化民众,控制与利用宗教以加强思想奴化教育,强迫信奉天照大神抹杀东北民众的民族意识。本论文进行的课题研究,既有传统性,又具创新意义。研究的传统性在于,东北沦陷十四年史抑或伪满洲国史在解放后一直是学者们不曾中断的热门课题;本文的创新意义在于,选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中的思想文化领域进行精神意识层面的研究,是学者们鲜为涉足的领域,在此做一些创新性的探究。文章通过中国东北沦陷十四年时期,日本殖民者对东北民众的精神侵略与教化统治研究,从意识形态层面,深刻揭示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罪恶本质。以总结历史教训、警示当今民众、教育子孙后代,使中华民族意识浩气长存!论文内容由八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课题研究所运用的各类史料,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与创新之处,最后对课题研究的理论方法与相关界定作了必要说明。第一章是中国东北宗教发展要略。中国东北民众思想意识领域信仰问题十分庞杂,难以全面梳理清晰。在此,以中国东北的宗教发展状况为主线,进行规范化的阐明。对东北的佛教、道教、喇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以及民间宗教与教化团体,作了简明发展概述。第二章阐述宗教管理与教化统治机构及措施。涉及宗教管理与教化统治的机构主要是伪满文教部(中期为民生部)、伪满警宪、伪满协和会三个部分,伪满文教部是统治机关,伪满警宪与协和会是执行与协助机关。伪满文教部与其左膀右臂——警宪、协和会,对东北民众施以严厉的思想教化统治。第三章阐述日伪政权对宗教采取的政策。东北沦陷时期,日伪政权在不同的时间与地域,对各个宗教施以不同的策略与行动,抑或拉拢利用,抑或镇压控制,但总的指导方针始终是伪满“建国精神”。第四章阐述日本殖民者对东北文化移植的策略与途径。主要探讨移民侵略与文化渗透,两个区域文化,如若把其中一个区域文化植入另一个区域,并减少被植入区域的排斥性而自然接受,有两种比较可行的办法:一是移民同化,二是文化利用与渗透。日本殖民者采用了移民与渗透双管齐下的政策。本部分探讨了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大量移民与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并加以转变渗透所进行的侵略。第五章阐述日本神道对中国东北的文化侵略。首先追溯日本神道教的起源与发展要略,进而探讨了“神道”与“军国主义”思想的结合。在理清日本神道服务于法西斯统治之后,对日本神道在中国东北的侵略进行详尽的考查与系统的论证,并总结出其独有的侵略特征为:变异发展、殖民色彩、强行推崇。第六章分析与评价日本对中国东北精神领域侵略。对于日本统治者在中国东北施行的意识形态领域的侵略,在此从四个方面进行深刻讨论:一、精神领域纳中国东北入日本版图之分析;二、伪满“建国精神”之剖释;三、“满洲移民”与“文化利用”之影响;四、宗教管理与教化统治之评价。结论部分,首先阐明日本帝国主义建立伪满傀儡政权的实质。继而通过对日本统治者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移民侵略、控制与利用宗教、强行推崇日本神道教等几个方面的结论性分析与总结,深刻揭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精神思想侵略与殖民教化统治,给中国东北造成无法估量的危害与灾难。最后提出两点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其一、强化科研力量,提高资料利用效率;其二、加强爱国教育,培养中华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