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逐日降水和天气现象台站资料,在运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和相关分析进行降雪分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46a来,我国降雪的时空分布、演变特征和长期气候趋势。结果表明,我国年平均降雪量总体呈弱减少的趋势。在气候增暖的背景下,除高纬度和西藏高原部分地区,淮河流域部分地区外,其它地区年降雪量基本都是减少的。Mann-Kendall检验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北方的高纬度地区确实发生了突变,且目前增加趋势显著。同时,利用20世纪模拟试验(20C3M)的结果与台站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检验各个模式对中国地区降雪的模拟能力,从空间相关、时间相关、降雪的变化、趋势预测和模拟偏差方面进行分析,挑选出七个对中国降雪模拟较好的模式来进行21世纪的集合预估。模式集合预估表明,除长江中下游的降雪中心外,模式集合预测能较好得模拟出我国降雪的空间结构特征。在降雪随时间的变化中,排放高的情景要比排放低的情景降雪量少,且时间越推后,降雪减少得越厉害。在未来的89年间,巴颜喀拉山、东北北部是降雪增加的区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新疆北部、祁连山降雪都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