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数据统计显示,截止2015年年初,全国在校女研究生已经达到908287人,占全部研究生的49.16%。近年来,女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因精神压力、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原因自杀、自残、伤人等极端事件陆续报道了出来。女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她们自身的身体健康及成长成才,而且也关系着高等院校的稳定和发展,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着未来家庭的和谐与下一代的人口素质。关注女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重视她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女硕士研究生化解心理问题,健康成长成才,是时代的重要课题,也是务必要完成好的历史使命。论文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视角研究高等教育中女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延安大学不同专业、年级的500名女硕士研究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同时,参考了其他专家的相关调查结果。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和梳理分析,归纳出了女硕士研究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焦虑问题、抑郁问题、依赖问题、自卑问题以及人际关系不协调等。进而深入剖析了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女硕士研究生自我认识评价不客观、心理压力排解不畅、人际关系不和谐;传统心理健康观念的不良影响、大众传媒的消极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到位;心理素质差、心理保健意识落后、家庭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合力弱;高校对女硕士研究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不健全、心理辅导体系不完善等方面。针对女硕士研究生存在的这些心理问题,系统地提出了有效对策:帮助女硕士研究生掌握科学的心理调适方法,正确认识以及评价自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时疏导压力,增强心理健康的能力;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多途径开展女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完善学校心理辅导体系,建立健全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及时化解女硕士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切实提高女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她们健康生活、顺利完成学业创造有利条件。论文立足女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问题,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优势,遵循思想与心理发展的规律,系统研究了女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对策,对于进一步促进女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提升女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