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黄连注射液是医药市场上重要的中药注射剂,但传统的生产方式不能有效的去除高分子量杂质,而高分子量杂质是引起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超滤技术是基于膜分离原理,对体系中不同大小和形状分子进行分离,起到分离、纯化作用,对高分子量物质有去除作用。本文对在双黄连注射液生产工艺中加入超滤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对Millipore和Pall10k分子量的聚醚砜材质板式超滤膜组件进行对比实验研究,Millipore超滤膜较Pall超滤膜超滤时间平均短30min,Millipore超滤膜超滤后黄芩苷、连翘苷、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平均利用率分别为90.14%、88.55%、89.05%,均高于Pall超滤膜,而二者超滤后样品在安全性指标上没有明显差别,综合评价Millipore超滤器在双黄连注射液品种上匹配性更优。 采用Millipore超滤器分别进行中试放大实验和生产工艺验证。中试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效成分变化上与筛选结果基本一致;通过批量生产放大研究,增加选瓶、洗瓶、配剂、灌封、灯检工序物料平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产环节的一致性控制良好。工艺验证成品含量、pH值、总固体、炽灼残渣、指纹图谱相似度、不溶性微粒、热原等检验数据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对引入超滤工艺生产的双黄连注射液成品进行常温条件长期稳定性考察,存放36个月的双黄连注射液有效成分黄芩苷、连翘苷、绿原酸和咖啡酸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降低幅度分别为0.6mg/ml、0.01mg/ml~0.03mg/ml、0.02mg/ml~0.05mg/ml,pH值下降0.2~0.3,安全性指标没有明显变化,有效期内质量指标均符合标准。 对双黄连注射液进行冻融实验,考察低温运输条件下稳定性,冻融前后双黄连注射液pH值下降0.3,有效成分黄芩苷、连翘苷、绿原酸和咖啡酸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降低幅度分别为0.3mg/ml~0.6mg/ml、0.01mg/ml~0.03mg/ml、0.02mg/ml~0.04mg/ml,安全性指标没有明显变化。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Millipore10k分子量超滤工艺的引入可有效去除树脂等高分子量物质,对双黄连注射液产品各项质量指标稳定性无影响,可提高产品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