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中微量元素虽然含量甚微,但由于煤的使用量很大,每年因煤的开采、洗选、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释放到环境中的微量元素的绝对量非常大,有些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已经造成很大的危害。研究煤中某些具有环境意义的微量元素,能为减少和控制煤中微量元素对环境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 本次工作测试分析了淮南煤田东部主采煤层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及煤样的灰分,计算了研究区煤中部分可能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并与其他地区煤中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作了对比。与世界煤中微量元素平均含量相比,研究区主采煤层煤中绝大多数微量元素属于正常含量水平,只有Ag和Hg为高含量水平,而Mn为低含量水平;与山西、华北、中国等煤中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相比,Se、V、Cu、Cr、Ni、Sb和Ba的含量远高于相比较区域。本文还研究了部分微量元素在研究区不同煤层中以及同一煤层内垂向上的分布规律。 运用煤中微量元素含量与灰分、煤中常量元素的含量及微量元素之间的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合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讨了研究区煤中部分微量元素的赋存状念。研究区主采煤层煤中Cr、Th、Ba和U主要以无机念存在于煤中;Mn、Co、Ni、Mo、Zn、Sb、Be和Tl多数以有机念存在于煤中;V、Sn、Cu、Pb和Cd、Se在煤中的赋存状态比较复杂,既可能以无机态存在,又可能以有机念存在。 本文阐述了煤中微量元素的环境意义。可利用煤中某些微量元素作为评价指标,对煤的洁净程度进行评价。利用此方法对研究区主采煤层煤质的洁净评价结果为:研究区主采煤层煤质属于较不洁净煤,如果煤在燃烧前或燃烧过程中不作净化处理,将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根据本次工作的结果,提出了如下建议:通过加强研究区原煤的物理洗选可以减少Cr、Ba、V、Cu、Se在精煤中的含量,从而减小它们在燃煤过程中对环境的危害;对于研究区主采煤层煤中的Be、Ni、Sb等元素,简单的物理洗选很难去除,这就要加强这些元素在燃煤过程中的行为研究,从而最大限度减小其对环境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