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针对2014年度新建成兰铁路,开展其与规划高速公路、地方公路、铁路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累积影响研究工作,结合成兰铁路建设情况,从累积影响源、累积过程和累积效应着手,从区域环境质量、生态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格局和生物多样性等角度对其可能产生的叠加效应进行分析。成兰铁路线路穿越的岷山山系集中分布了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和特有种,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区域。通过对累积影响的研究,可以在更宽广的时空范围协调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开发活动均包括在评价范围内,并从受影响的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和社会环境角度进行评价。将单个项目的环境影响与多个项目的影响共同考虑,为合理实施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加完整、长远的环境影响信息和依据。针对成兰铁路敏感区域内的规划高速公路、地方公路、铁路建设,开展累积影响评价对全面、系统剖析区域环境影响特征、研究区域环境影响作用原理,是预防该区域不良累积效应发生、减缓累积影响危害的有效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认为:综合地方路网与成兰铁路(四川段)建设,对成兰铁路(四川段)沿线10公里范围内整体生态服务的累积性影响不明显。评估成兰铁路(四川段)沿线10公里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整体生态服务功能保持良好。从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来看,分级后高等区域面积为593.4 km2,约占总面积的9.9%。较高等区域面积3559.6 km2,约占总面积的59.1%,生态功能保持处于较好程度。根据成兰铁路施工特点,渣场等直接施工区域在建设项目中对环境的直接影响较大。根据对7个未填占渣场、18个已填占渣场(含临时渣场1个),1个车站的现场调查。所占地面块生态服务功能改变较大。原有生态服务功能几乎被彻底改变。茂县车站由于用地性质的改变,生态服务功能将难以恢复到以前状态,车站建成后将不可避免带动周边的建设发展,仍将对周边生态服务功能造成持续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环境管理决策者优化决策提供参考,以便集中投入环保资金,优先对一些关键地段、敏感地段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