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贸易对运输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基于中韩两国的对比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输服务贸易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传统部门,作为国际贸易往来的枢纽和桥梁,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尽管我国货物贸易的发展带来了对国际运输服务的巨大需求,我国运输服务出口却并没有实现相应的增长,长期存在逆差并且不断扩大,与金融、医疗等新兴服务部门相比,在服务贸易总体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小。从竞争力角度出发,研究运输服务出口与货物贸易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发展滞后于货物贸易的原因,有利于改善我国服务贸易结构,能够为货物贸易的持续发展提供运输服务的基础保障。  本文主要探究了运输服务出口与货物贸易之间的关系,以及运输服务国际竞争力因素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并且将我国与韩国进行对比研究。本文从生产性服务贸易理论、引致需求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出发,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基于我国(和韩国)与6个伙伴国家或地区之间10年的双边贸易数据面板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运输服务出口与货物贸易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货物贸易的增长能够带动运输服务的出口。然而,货物贸易对运输服务出口的带动作用在中韩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其主要原因是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对于竞争力较弱的国家,货物贸易增长对运输服务出口的带动效果会被削弱,而对于竞争力较强的国家带动效果则会被增强。应用模型实证结果,本文还测算了我国和韩国的运输服务贸易潜力,结果显示我国的基本情况是“贸易不足”,存在较大的贸易潜力。因此,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我国应该从行业宏观角度和企业微观角度着手,采取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升国际话语权等方面的措施,全面提高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改善运输服务贸易的现状,以促进服务贸易结构的改善,实现对外贸易的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使得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问题变得尤为突出。西部地区位于中国欠发达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交通因素、经济基础等因素制约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