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将深度学习情感分析的过程分为文本输入层、词嵌入层、特征提取层、Dense层和情感分析输出层。其中预训练语言模型和特征提取模型对情感分析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预训练语言模型的选取及特征提取模型的构建两方面来对情感分析做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工作:(1)构建三种基于Glo Ve(Word Representationfor Global Vectors)预训练语言模型的BiLSTM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深度学习情感分析的过程分为文本输入层、词嵌入层、特征提取层、Dense层和情感分析输出层。其中预训练语言模型和特征提取模型对情感分析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预训练语言模型的选取及特征提取模型的构建两方面来对情感分析做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工作:(1)构建三种基于Glo Ve(Word Representationfor Global Vectors)预训练语言模型的BiLSTM(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结合CNN(卷积神经网络)特征提取模型,分别为BiLSTM-CNN串联特征提取模型、CNN-BiLSTM串联特征提取模型和CNN+BiLSTM并联特征提取模型。实验发现,在IMDB电影影评数据集上,通过对三种特征提取模型进行超参数调优后,Glo Ve-BiLSTM-CNN情感分析模型预测的准确率比Glo Ve-LSTM情感分析模型提升约2.3%、比Glo Ve-CNN-BiLSTM情感分析模型提升约1.1%、比Glo Ve-CNN+BiLSTM情感分析模型提升约1.0%,证明本文构建的BiLSTM-CNN特征提取模型的情感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2)提出一种基于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预训练语言模型结合本文构建的BiLSTM-CNN串联特征提取模型的BERT-BiLSTM-CNN情感分析模型。并在IMDB电影影评数据集上,分别与BERTLSTM、BERT-BiLSTM、BERT-CNN情感分析模型进行情感分析,实验表明BERTBiLSTM-CNN模型在情感分析预测的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以及F1值上均优于对比模型。其中,BERT-BiLSTM-CNN模型相比BERT-LSTM模型预测的准确率提升约1.4%,相比本文构建的Glo Ve-BiLSTM-CNN情感分析模型提升约1.44%。预测效果也表明BERT预训练语言模型整体优于Glo Ve模型,验证本文所提BERTBiLSTM-CNN情感分析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其他文献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部分00后大学生劳动观出现偏差。他们认为劳动并不重要,出现不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现象。因此,培育00后大学生形成正确劳动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已有的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研究劳动观培育的理论基础,提出培育00后大学生形成正确劳动观的时代意义。通过对00后大学生劳动观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探究00后大学生形成正确劳动观培育的路径。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到达了新的历史方位。面对文化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新时代环境下的大学生容易出现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扭曲等问题,甚至在利益诱惑下产生腐败行为,对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造成巨大危害。因此,在培养时代新人的过程中,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提升大学生廉洁素养,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任务。论文对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进行深入研究,重点阐述了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理论
目的:探讨以多视角PAC心理弹性理论为基础给予干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情绪水平、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及自我接纳状况的影响。方法:自2021年4月1日~9月30日采取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等干预的CHF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纳入对照组;自2021年10月1日~2022年4月30日采取多视角PAC心理弹性理论为基础给予干预的CHF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纳入观察组。记录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两组
<正>目前,初中学校在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课程设计和实施方面,正在不断进行尝试和突破,但在渐渐深入的同时,课程开发者和学习者都遇到了很多困难和困惑。首先,跨学科课程需要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不同的层面和平台深度探究问题;其次,学生缺少获取跨学科资源的渠道,再加上本身生活经验有限,
本文首先从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着手展开分析,对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和教学理论进行详细的阐述,接着根据声乐课程的综合艺术性特点对相关声乐知识结构进行分析和介绍,然后对目前综合性高校的声乐教学现状从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和教学心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理清综合性高校声乐学科建设的特点与不足。结合以上分析与研究,为更好的完善综合性高校声乐课程教学模式,对现有声乐教学理论及方法进行有效补充,提出声乐课在教学理念上
音乐教育是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也是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家长、学校长期追求成绩,导致学校对于音乐、美术等课程的重视力度远差于语文、数学等,从而使得音、体、美变成了大家口中的“副课”。202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就体现出,现在的音乐教育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地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
为了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特色,提高乡村农家乐的环境,满足游客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本文基于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对乡村农家乐的环境要素和环境功能两个方面进行理论研究,探索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在乡村农家乐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寻找它们的关联性和外延的可能性。顺应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农家乐环境设计和未来发展提供一种借鉴。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查阅、整理和分析大量文献和资料,归纳和总结国内外对于乡村农家
生命因温暖而成长,因成长而美丽。近年频出的初中生自杀、他杀等漠视生命的事件,使得人们不得不开始思考初中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生命教育旨在引导青少年能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热爱生命,增强他们热爱生活的信心,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生命教育的开展,是初中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践调查的方法,以两所具体学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患者病耻感、心理弹性、自我感受负担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在安阳市肿瘤医院首次接受食管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I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及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CT QLQ-C30)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患者术后病耻感、心理弹性、自我感受负担与生活
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通过它来表达情感并记录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湘鄂西洪湖苏区红色歌谣作为一种颇具典型的地方红色音乐,伴随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妇女解放运动应运而生,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又因其汲取荆楚音乐的音乐特征而具有鲜明的地方性音乐特点,颇具艺术价值。然而,在和平繁荣的今天,大量的红色歌谣作品逐渐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湘鄂西洪湖苏区的红色歌谣面临着传承危机。学校是学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