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1924),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著名作家,与简·奥斯丁、乔治·艾略特、亨利·詹姆斯等并称为“英国小说伟大的传统”,对英国文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康拉德的小说大致分为:丛林小说、政治小说和海洋小说三类。其中,海洋小说以其早年的海员经历为蓝本,最为成功。在这些小说里,康拉德尝试了实验性的小说写作手法,主要体现在康拉德小说的叙事上。本文结合热奈特的叙事理论,从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和叙事语言三个方面论述康拉德的叙事特征。在论文的第一部分叙事时间里,主要从“时序”、“时距”、“频率”三个方面来论述康拉德在叙事时间上的小说技巧。不同于传统小说,康拉德并不会按“故事时间”从天到尾进行叙事,而是善用倒叙、插叙、预叙等手法,使小说产生“延迟解码”的效果。在“时距”上,停顿、场景、概要和省略交替出现;在“频率”上,对重要事件多次叙述,而且每次都从不同角度叙述。而这样的“时间倒错”,不但让小说叙事更接近真实,也激发了读者的兴趣,同时也通过时间的跨越性带动了空间的跨越。而在小说的叙事角度上,康拉德变化纷繁,具有也有自己的创新。首先,他在小说中尝试使用框架结构,不同于以往作家使用框架结构只是引出故事,康拉德在故事叙述者和亚故事叙述者之间来回跳跃,产生多个叙述者的效果;康拉德还引入了马洛叙述了多个精彩的故事,马洛除了叙述职能之外,还有管理、交际、思想等多种职能。除此之外,康拉德还使用复调手法,让书中人物自由地对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将作者的想法隐藏起来,做到对真实世界尽量客观的还原。康拉德的叙事语言富有象征性和韵律性两大特征。在康拉德小说中,充满着多种样式的象征:名字象征、物象象征和颜色象征。康拉德小说的韵律性则从其小说的头韵、排比句、整散句结合等方面显现出来。而这种叙事语言特征的形成和康拉德受多种文化影响,并且同亨利?詹姆斯的文学主张以及印象派息息相关。鉴于此,本文在研究康拉德小说的基础上,借助热奈特的叙事学理论,从康拉德的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叙事语言三方面的特征做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