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凯湖翘嘴鲌消化系统及其生长的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xjwyx770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urnus in Khanka Lake),俗称兴凯湖大白鱼,是翘嘴鲌的一个地理种群,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兴凯湖,因兴凯湖具有独特的地域和水域环境,使其在生理性状上形成一个独立品种,常与乌苏里江的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绥芬河的三块鱼(Tribolodon brandti)并称“边塞三珍”。由于多年掠夺性捕捞、水位下降和环境破坏等因素,兴凯湖翘嘴鲌的野生群体逐渐减少。为了养护鱼类资源和不断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兴凯湖翘嘴鲌的人工养殖发展迅速,已成为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养殖对象。兴凯湖翘嘴鲌集约化养殖水平与人工配合饲料研究水平密切相关,而研究兴凯湖翘嘴鲌消化生理及生长则是实现其人工配合饲料科学研发与合理投喂的基础。本论文采用形态测量和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了兴凯湖翘嘴鲌仔、稚鱼生长阶段消化酶的活性变化、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及肠道发育和不同年龄(1龄、2龄、3龄及4龄)兴凯湖翘嘴鲌的消化道指数、肥满度、消化组织的消化酶活性分布及不同年龄体长与体质量关系。结果如下:1.在兴凯湖翘嘴鲌仔稚鱼发育过程中,消化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随日龄的增加以及酶类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且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整体上看,兴凯湖翘嘴鲌从出苗后6日龄起,除脂肪酶活性外,仔稚鱼的各种消化酶活性均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其中蛋白酶活性6日龄至10日龄出现波动性变化,随后稳步上升,20日龄后,增加的幅度有所放缓;淀粉酶活性6日龄至11日龄表现出稍微下降的趋势,随后活性稳步上升;随着日龄的增加,仔稚鱼脂肪酶活性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最后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仔稚鱼碱性磷酸酶活性呈现出增长的趋势,6日龄至18日龄阶段增长加速度较快,18日龄后增长加速度开始放缓。2.兴凯湖翘嘴鲌4个年龄组的脏体指数1龄鱼最低,2龄至4龄呈下降趋势;肠体指数3龄鱼最低;肝体指数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肠长指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出上升的趋势。说明在兴凯湖翘嘴鲌1龄至2龄的生长过程中,内脏团的生长速率大于体重的生长速率,表明此时期内主要是通过摄取大量的食物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2龄至4龄鱼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脏体指数和肠体指数则相对降低,说明此时鱼体通过提高对饲料的消化能力,提高饲料利用率来满足自身发育的需要。3.兴凯湖翘嘴鲌前肠和中肠的蛋白酶活性大小相当,后肠次之,肝胰脏最小,各消化组织的蛋白酶活性2龄至4龄鱼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兴凯湖翘嘴鲌的肠道是淀粉酶生成的主要器官,整体而言,各消化组织的淀粉酶活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各年龄组的脂肪酶活性大小依次为中肠、后肠、前肠和肝胰脏。各消化组织的脂肪酶活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4.1龄至4龄兴凯湖翘嘴鲌的体长与体质量的幂函数关系式:W=0.022L2.818(R2=0.989),式中b=2.818与3接近,说明兴凯湖翘嘴鲌群体性属于匀速生长的鱼类。1龄至2龄兴凯湖翘嘴鲌的体长与体质量的幂函数关系式:W=0.047L2.339(R2=0.966),式中b=2.339比3要小的多,说明兴凯湖翘嘴鲌在1龄和2龄幼鱼阶段呈强异速生长。3龄至4龄兴凯湖翘嘴鲌的体长与体质量的幂函数关系式:W=0.010L3.049(R2=0.936)式中b=3.049与3基本相等,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兴凯湖翘嘴鲌异速生长减弱,发育趋向均匀。1龄至4龄鱼随着年龄的增加,肥满度有升高的趋势。分析认为,在幼鱼阶段,吸收的营养主要用于幼鱼骨骼的生长,鱼体体长的增长大于体重的增长,故肥满度低龄鱼较低,但这更加有利于鱼后期的生长速率,为后期适宜体型的形成打下基础,随着鱼体的发育其体高和体宽的增长快于体长的增长。
其他文献
苦荞是一种重要的粮药兼用的作物,其中富含黄酮类物质,具有降糖、降脂、降压作用,越来越受大家的重视。但苦荞的产量并不高,严重制约了苦荞产业的发展。遗传图谱可用于数量性状座位(QTL)的定位、分子辅助育种,对苦荞来说意义重大。本实验以苦荞栽培品种“滇宁一号”与苦荞野生近缘种杂交获得的119份F4材料为群体,使用SSR标记和AFLP标记构建了遗传连锁图谱,并对株高、分枝数、叶长、叶宽、千粒重等农艺性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