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智能光网络建设的不断进行,光网络规模不断扩大,为了对光网络进行更高效、更安全地控制和管理,光网络体系结构被分成不同的域,各运营商之间以及同一运营商内部的网络也可能被分为不同的域,不同厂商的设备也可能形成各自的域,每个域都有相应的控制和管理功能,从而形成了多域光网络。而且随着电信IP化的发展,网络视频、实时流媒体通信、大容量文件传输等各种粒度业务的兴起,要求光网络能够快速、准确、可靠地建立满足相应约束条件的业务路径,尤其是跨域的业务,PCE是由IETF提出的用于进行光网络的路由算路技术,在域间的路径计算方面也具有较大优势。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围绕着不同厂商不同域间的互联互通而展开的。目前互联互通相关的国际标准化工作进展顺利,IETF和OIF均提出了用于互联互通的关键技术,相关的标准和草案日趋成熟,在基于这样的发展背景下,论文对互联互通问题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论文从PCE技术的角度出发,研究了PCE的基本概念与应用,分析了PCE的类型结构,讨论了PCE的计算模式:集中式和分布式,探讨了PCE的发现机制和同步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PCE的通信协议(PCEP)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包括协议结构与流程,主要的消息包结构类型等。其次论文的第三章从互联互通技术的角度,研究了互联互通的路由和信令相关的标准,路由技术主要是由IETF主导研发,论文在研究PCE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跨域的基于PCE的算路方法,包括逐域的路径计算、反向递归路径计算、等级PCE算路,给出了几种确定PCE域序列的方法,信令方面主要是OIF主导的E-NNI接口技术,本章在分析ENNI的相关消息基础上,将ENNI技术与PCE在互联互通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比较。然后在对互联互通相关进展,国际标准,当前的技术充分调研研究的基础上,论文的第四章对实现域间互联互通的方案做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PCE的域间互联互通方案,讨论其基本思想与具体步骤,分析了其主要技术特点,并在现有试验平台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仿真测试。最后论文介绍了研究生期间参与的其它两个课题,实现了重叠模型下的UN工接口的功能,搭建了光网络硬件传送平台,并成功完成了业务的运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