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在编小学教师思想工作研究——以河南省南阳市为例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ng_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是学生走向未来的通行证。一般来说,中小学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数量决定着基础教育的质量。目前除在编教师外,小学教师队伍中还存在着一批特殊的教师群体非在编教师。他们是随着2006年清退代课教师政策实施发展壮大起来的。他们与在编小学教师一样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并且具备教师资格,但却和在编小学教师同工不同酬,拿着微薄的工资,生活没有保障。他们的思想道德及行为不仅影响着整个小学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而且也很容易影响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因此,非在编小学教师思想问题和思想工作应该受到关注。  那么,什么是非在编小学教师?为什么会出现非在编小学教师?非在编小学教师具有哪些特点?他们的思想状况怎么样?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存在这些问题?在借鉴前人对教师思想工作的研究以及对河南省南阳市的小学非在编教师调查的基础上,笔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以上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非在编小学教师思想问题的建议。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是阐述研究背景、核心概念、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第二章阐述非在编小学教师产生的原因及特征。第三章对非在编小学教师进行思想现状调查。第四章揭示目前非在编小学教师思想问题的表现及形成的原因。问题表现:一是教师队伍频繁流动且思想浮躁;二是职业道德水平不高;三是价值取向模糊;四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缺失;五是对政治理论学习兴趣不浓。形成原因:一是物质利益和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二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三是忽视自身思想素质的提高;四是对社会主义存在模糊认识;五是非在编教师思想教育工作存在问题。第五章提出解决非在编小学教师思想问题的对策:一是正视利益,坚持思想教育中物质利益原则;二是思想引领,提高非在编小学教师的思想素养;三是转变观念,使非在编小学教师思想工作落到实处;四是以人为本,创新非在编小学教师思想工作方法。  非在编小学教师思想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它进行研究,有利于小学教师思想工作体系的完善,促进非在编小学教师思想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国际体系转型视角来研究中国的对外战略,冷战后国际体系就开始转型,在经济全球化和新兴经济体群体崛起的推动下,国际体系由冷战时期的两极体系向多极化发展,当今世界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