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空巢家庭养老保障实现途径研究——以杞县苏木村为例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ancy_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空巢家庭大量出现是中国社会变迁的结果之一,其成员的养老问题面临诸多困境,已成为一个值得全社会给予更多关注社会现象。本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经济支持、日常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方面对农村空巢家庭老人的养老保障实现途径进行研究,认为,农村空巢家庭老人的养老保障模式更多地体现的是前现代社会的特征。在社会保障制度城乡断裂的情况下,其成员在养老问题上更多地寻求家庭支持网等非制度化的养老保障途径。在农村空巢家庭老人养老保障的实现途径上,存在着由于子女性别、子女打工地点、是否丧偶等因素而造成的照料差异。   本研究还探讨了农村社区在农村空巢家庭老人养老保障中的作用,认为社区养老是笔宝贵的本土资源,将在农村空巢家庭的养老将大有作为,但需政府部门的引导动员及必要的财力支持。   本研究在以下两方面做了探索。一是运用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并结合中国农村实际情况,尝试对农村空巢家庭概念的内涵做出合乎中国农村实际的界定;二是尝试将“社会支持网”思想与“家庭网”的概念相结合,用“家庭支持网”的概念来分析农村空巢家庭老人的养老行为,揭示了非制度化的“支持网”在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上所起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以一个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的产粮大县奖补政策(即国家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的地方实践为主要线索,以相关农业配套项目分析为次要线索,从“国家—社会”分析框架中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