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八十一难”者,盖指《西游记》中自唐僧出世以后所遭之磨难,其主要情节集中于辞别大唐,踏上取经路,收下诸弟子,沿途所遇险阻,直至到得灵山,取回真经,方才告终。其间或是师徒不和,或是妖魔阻路,亦有神佛变幻,各路人物形象也在“八十一难”中逐渐丰满定型。对于“八十一难”中吴承恩所表达宗教意味,学界各家历来素有不同论断,本文则力争从文本细读基础上出发,追根溯源、仔细分类、钩沉体例,探讨其宗教意味以及其文化超越之所在。论文内容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言,主要就国内外对于“八十一难”研究现状进行探讨,为全文奠定基调,提供参考和借鉴对象;第一章对“八十一难”进行溯源,因为“八十一难”本非吴承恩独出机杼,有着一定的历史、文学以及宗教渊源,因此本章详细从这三方面出发对“八十一难”作出阐述;第二章主要对《西游记》“八十一难”故事进行界定与分类,界定主要是对“难”与“故事”的关系进行分析。其次则对“八十一难”进行具体分类,按实施者、起因以及解救者三个角度划分,为最后的宗教意味和文化超越探究提供依据;第三章着重阐述《西游记》“八十一难”的叙事,首先是程式化叙事结构,其次是神异化叙事特征,最后则是小说笔法的应用,这一章的讨论依然以其宗教性为依托;第四章则是对于《西游记》“八十一难”故事的宗教意味进行探索,分别是以佛教文化为价值追求,道教为支脉,儒教为支撑。最后一部分是余论,对其中蕴含的文化批判与超越作了探讨,并对主题进行概括性梳理。《西游记》有所超越处,就在于并非囿于宗教,而在宗教之上有所文化的超越,此乃《西游记》精华之所在。通过上述六个方面,试图对《西游记》“八十一难”的渊源、分类、叙事模式,尤其是宗教意味进行详尽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