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六种黄耆属植物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研究

来源 :西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耆属(Astragalus)植物在青藏高原广泛分布,其部分物种被看作是草地退化的指示种,被称为疯草类有毒植物。本研究以青藏高原六种黄耆属植物,毛柱黄耆(Astragalus heydei Baker)、团垫黄耆(Astragalus arnoldii)、密花黄耆(Astragalus densiflorus)、云南黄耆(Astragalus yunnanensis)、笔直黄耆(又称劲直黄耆)(Astragalus strictus)和丛生黄耆(Astragalus confertus),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纯培养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六种黄耆属植物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结构功能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分析笔直黄耆和团垫黄耆两个草地退化指示种的根际土壤细菌的特点,相关结果如下:采用传统的LB培养基进行分离细菌共获得46株细菌,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进行细菌菌种鉴定,共获得23个种分类为9个属,分别是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巴氏杆菌属(Paenibacillus),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肠细菌属(Enterobacter),动性杆菌属(Planomicrobium),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根据16S rRNA测序结果建立了系统发育树,形成4个较大分支。其中芽孢杆菌属在六种黄耆属植物根际土壤样本中均有存在。通过16S rRNA的高通量测序,获得了2022565个有效序列,这些序列标注为1882个OTU,共注释到32个门572个属。各样本在Sobs丰富度指数上存在极高显著差异。shannon多样性指数显示,笔直黄耆和团垫黄耆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明显偏高,六种黄耆属植物的根际土壤细菌之间群落多样性有明显的差异,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多样性依次为笔直黄耆>团垫黄耆>云南黄耆>密花黄耆>丛生黄耆>毛柱黄耆。结果表明笔直黄耆和团垫黄耆两个草地退化指示种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高,群落结构稳定,不利于草地退化治理。PCo A分析表明密花黄耆和团垫黄耆植物根际土壤细菌有很高的相似性,笔直黄耆和丛生黄耆植物根际土壤细菌有很好的相似性,云南黄耆植物根际土壤细菌组间差异最小。群落组成分析和差异分析表明,六种黄耆属植物根际土壤样本中的优势菌门共分布在7个菌门的45个属。核心菌门分布在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三个菌门,与拟南芥等根际土壤细菌研究结果一致。其中红球菌属(Rhodococcus),沙雷氏菌属(Serrat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克吕沃菌属(Kluyvera),Lachnoclostridium_5等,为五个占比最高的优势菌属。属水平上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分析发现所有样本在Rhodococcus、Serratia、Kluyvera、Enterobacteriaceae、梭状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上存在显著差异(0.01<P≤0.05),在Hafnia、Proteus、梭菌科_1(Clostridiaceae_1)、梭状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2)存在极显著差异(0.001<P≤0.01)。在门水平上细菌中具有显著差异的物种是异常球菌-栖热菌门(Deinococcus_Thermus)、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糖细菌门(原TM7)(Sacchari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TM6(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SHA_109、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绿弯菌门(Chlorofexi)、Chlorobi、Acidobacteria、Nitospirae。共现性网络分析表明,Lachnoclostridium_5(17.23%)、Serratia(12.14%)和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40.08%)三个菌属联系紧密,且在六个样本中都有存在。多种环境因子对植物根际土壤细菌具有重要影响,黄耆属植物根际土壤中的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有相关性。Heatmap分析表明土壤理化因子对植物根际土壤细菌的影响程度的顺序为:AP>AK>OM>AN>DT,并且均为负相关关系。速效磷、速效钾、有机物、铵态氮和露点对菌群结构产生负相关影响。功能预测分析表明未知功能基因家族丰度在六个样本均最大,说明所有样本中菌群潜在的功能基因都非常丰富。细菌核心菌群为:Pseudomonas、Gaiellales、Gemmatimonadaceae等菌属。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青藏高原六种黄耆属植物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结构功能的变化规律,其核心菌群和功能基因表达稳定,细菌多样性空间变异的驱动因素不同且为多种环境因子共同驱动。环境因子对菌群结构、优势菌属方面有显著影响,功能预测分析显示不同区域各个功能基因丰度相似。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和分解代谢有关的基因为其他代谢途径和生物学功能发挥作用提供了可能性。为黄耆属植物草地退化指示种的生物治理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但其内部的信号传导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
其他文献
语言教学很大程度受考试政策影响,小升初英语考试政策通过对小升初英语考试方式、重点难点、试题结构等的规定,实现了对小学和中学的英语教学进行内容上的调整和方向上的把控,同时也对小初英语衔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西藏自治区于2015年进行了小升初考试改革,其中英语科目分值大幅度下降,题型的侧重点也随之调整。在该考试政策影响下,本文聚焦拉萨小初英语教学衔接,探讨小初英语教学衔接的现状,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建
学位
在殖民主义时代,列强明火执仗,金融是战争、海盗行为的支持者,也是掠夺利益的分享者;在产业资本主义时代,为追求贸易带来的超额利润,货币、金融是输出商品的工具,列强之间的货币地位、金融地位争夺,也是为了获得商品利益;在金融资本主义时代,追求贸易利益转变为追求“超额铸币税”利益,强权货币利用绝对优势地位,不仅从占有他国资源、商品、劳动中获利,同时还在左右全球金融价格的涨跌中获利,更从动辄就击垮一个
期刊
目的分析拉萨-北京地区脑小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的差异,分析拉萨地区影响脑白质病变及腔隙性梗死严重程度的因素,分析两地脑小血管病患者影像空间分布有无差异,分析高原地区高海拔因素是否对脑小血管病造成独特影响,为高原地区早期预防该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在符合医学伦理要求和取得研究对象知情同意的前提下,依据符合本研究制定的相关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于西藏自治区
目的本研究希望在现有根据《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2015版)》中按照血清总胆汁酸水平(Total bile acid TBA)分级的轻度、重度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tic chaolestasis of pergnancy ICP)的基础上根据血清总胆汁酸水平进一步细化分组,研究细化分组后的ICP孕产妇在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与产后出血及围产儿结局间关系,再与传统轻度、重度ICP分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因工作、学习、旅游等原因进入青藏高原地区的人群不断增多。然而人群从平原地区进入高原地区或从高海拔地区进入更高海拔地区,高原缺氧会对机体的血液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前期工作发现大鼠移居高原第30天时,大鼠听力损伤最严重,听觉神经髓鞘化程度降低,结构不完整,随着大鼠暴露于高原低氧环境时间的延长,部分大鼠听力逐渐恢复,即大鼠听力经历损
藏族传统乐器扎念是藏区人们家喻户晓的乐器之一,流传区域广泛。具有悠久的历史,扎念的声音悦耳动听,本文以藏族传统乐器扎念为切入点通过西藏社会音乐教育中培训机构的传承现状调查,从培训机构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及课程内容多方面探讨扎念在西藏社会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分析总结扎念在西藏各地社会音乐教育传承与发展中取得的经验与存在的不足。社会音乐教育相对于学校音乐教育来说,具有不同的优势。即覆盖面较广、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目的是实现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既需要不同阶段的教育分工明确,又需要相互协调,彼此衔接。中学地理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包含初中与高中两个阶段。其中,初中阶段是对地理学习打基础,而高中阶段是对初中学习的深入和发展,两个阶段的地理教育应该是科学而循序的。但初中和高中作为不同的阶段,有其自身学习特点,如何实现初高中地理的平稳过渡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焦点。受学制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在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的精神指导下,各兄弟省市对西藏进行了大力的扶持和支援,其中教育援助给西藏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因素等条件的制约,西藏的教育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作为西藏大学理学院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的研究生,研一时期就在导师的指导下对拉萨市中学教育进行了初步调研。笔者在调研时,发现拉萨市学生运算能力较差,运算正
数学符号意识在教育实践中由数学符号的沟通和数学符号的实践认知所组成,即建构主义视角下数学符号的教与学。而西藏自治区因历史,地理,文化的特殊性,使得藏族学生的数学学习困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作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六大数学核心素养之一的数学符号意识,是否是导致西藏自治区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因素?为了更好地保持研究的相关性,同时挖掘问题的指向性,本文采用了汉藏数学符号现状的对比研究。具体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