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美国恩格尔教授提出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来,人们已认识到社会文化背景深刻影响着医护人员、病人、家庭、社区的健康行为及信念,影响健康照护的直接后果。在该医学模式影响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日益深入到护理的各个领域。20世纪50年代美国护理理论家Leininger首次提出的多元文化护理,将文化引入到护理学,开辟了全新的护理领域。同时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剧,多元文化格局已经普遍存在。目前我国对多元文化护理及文化能力的研究很少,只在涉外护理中提及,这显然不能适应社会的广泛需求。本研究课题正是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确立的,目的在于分析多元文化护理的能力要求,能够对现阶段护理专业大学生的文化敏感性进行测评,使护理教育者能够对多元文化护理进行有针对性分阶段进行培养。 第一部分 多元文化护理研究概况 本研究运用历史分析和理论研究的方法,结合借鉴国内外研究的成果,探讨了文化概念在护理领域内的认识,分析了文化因素对于健康及健康照护的影响与作用,明确多元文化护理的提出将整体护理带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第二部分 文化能力概念及结构研究概况及界定 在多元文化护理分析的基础上,对护士能力要求即文化能力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首先在总结能力要求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文化能力概念进行界定。同时对文化能力的内涵结构进行了回顾分析,对文化能力结构进行界定。 第三部分 文化敏感性概念结构及评测方法研究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出发,本研究从基础入手,进行文化能力中最低层次的要求即态度维度一文化敏感性方面的调查研究。从态度概念出发,结合护理专业特点,对护理专业大学生文化敏感性概念与结构要素进行了界定,同时确定了测量方法。 第四部分 护理专业大学生文化敏感性测评工具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