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主张企业应在追求盈利之外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这一主张目前已被学术界广泛接受。在国际贸易领域内发达国家通过其跨国公司、民间非政府组织(NGOs)等倡导推广的SA8000标准认证,正是以强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特别是承担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障责任为宗旨,试图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以削弱广大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保护其国内工业与市场。SA8000标准以国际劳工组织(ILO)的几个核心劳工标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世界人权宣言》等为基础制定而成,其包含了一些人类社会公认的人权理念。主要内容包括童工、强迫劳动、职业健康与安全、结社自由与集体谈判权、平等就业权、惩戒性措施、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等要素。 本文除引言、结语外,在整个结构上分为四个部分,对SA8000标准这一近几年才引起国内企业界关注的劳工标准壁垒与其对中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参与国际贸易竞争的影响及对中国劳动法制完善的借鉴意义进行分析与阐述。 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产生的背景、企业社会责任的特征及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SA8000标准的产生背景及原因、SA8000标准的具体内容及与SA8000标准相关的几个问题。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从八个方面对我国现行劳动法制与SA8000标准进行比较,详细剖析其不足与差距。具体分述如下: 中国在童工立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例外规定太多,与作为SA8000标准制定依据的ILO第138号公约“在任何情况下许可就业的最低年龄不得低于15岁”精神不符。强迫劳动立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劳改”和“劳教”制度的存在,有违现代社会基本法治原则,严重侵犯公民基本人权;现实中雇主扣押工人身份证件、招工时收取定金、抵押金等SA8000标准规定的其他形式强迫劳动行为以及扣留劳动者档案这一别具中国特色的强迫劳动行为广泛存在几个方面。职业健康与安全的立法我国也十分重视,但在女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规定、室外高温情况下作业的劳动保护规定以及劳动保护执法不严几方面仍存在较大问题。结社自由与集体谈判权,我国立法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仍然存在工会的组建并非完全的自由设立,须经审批;罢工权的规定付之阙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