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相邻多栋建筑整体隔震时,可采用隔震层顶板作为大底盘承托上部多栋塔楼的结构形式。对于建筑于软土场地上的这一类隔震建筑,由于其体量巨大且刚度及质量在水平方向分布不均,往往会带来隔震效果与隔震层位移控制难以平衡的问题。针对这类结构,本文进行相关分析探讨以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建议及参考,主要研究方法及结论如下:1)基于串并联质点系层剪切模型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考察了隔震层非线性参数及塔楼层数对于大底盘多塔隔震结构隔震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大底盘上塔楼层数比越接近隔震效果越好,且场地土越软,优势越明显;存在最优隔震层屈服力以兼顾隔震效果以及隔震层位移。2)基于抗震设计反应谱,通过公式推导与理论简化,推导得出减震系数与隔震层等效刚度的相关关系式、隔震层附加阻尼比与隔震层位移的相关关系式,之后总结出一套隔震结构隔震层初步设计流程,分析结果表明所总结的方法对于软土场地上大底盘多塔隔震形式仍然适用,可以大大加快初步设计进度。3)基于串并联层刚片剪切模型进行反应谱线性分析,针对大底盘多塔隔震结构特有的偏心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不同特征周期下隔震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隔震层刚心应与上部结构综合质心对中以最大程度减小隔震结构扭转。4)结合工程实例,针对软土场地上大底盘多塔隔震设计提出采用大直径铅芯橡胶支座与天然橡胶支座组合隔震的方法,对比采用减震系数法与时程分析法的楼层地震作用分布,分析表明大直径隔震支座组合隔震形式合理可行,采用减震系数法的分析结果为依据进行结构设计可能存在着浪费或结构设计不安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