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理论视角下我国医疗机构医患纠纷问题及解决途径探索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医患纠纷快速增长,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2014年全国“两会”上,共有90多份建议和提案聚焦医患纠纷治理问题。令人深思的不仅是医患纠纷数量增多,而是很多纠纷未得到妥善解决最终转化为暴力冲突,2016年5月就发生广东一口腔科医生被砍30余刀不治身亡、江西一呼吸科医生被群殴等恶性事件不断发生便是明证。患者维权未果转而求助于“医闹”,医方为求自保也采取各种对抗性手段,导致医患关系愈发紧张。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医患纠纷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热点问题。本文从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视角,通过文献调研、对比分析、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摸清概括了医患纠纷的现状和特点,深入挖掘其社会危害以及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对单个主体治理方式的优势和局限进行深入剖析,最后从改进单个主体治理方式、强化协调联动、完善保障机制以及改进舆论监督等多个方面提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意见建议。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医患纠纷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医患双方信任程度低、纠纷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非理性维权层出不穷、不良舆论传播快影响深、调处不规范难度大等问题,并通过分析挖掘,发现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多方面共同造成的,既有政府投入不足、资源不均、制度不全等体制因素,也有医方沟通不畅、管理不善、素质不高等和患方维权意识提升、对治疗期望过高等医患双方因素,也包括媒体的不实宣传报道误导公众等社会因素。然后从治理角度深入分析单个主体治理医患纠纷的优势和不足,如卫生部门调处具有专业性强、速度快效率高、费用低等特点,但难以获得患方信任公信力不足,司法诉讼具有公平公正、公信力强等特点,但又有处置时间长效率低、成本高等不足,而对目前较为普及的第三方机构医疗纠纷调节委员会调解模式进行剖析,不仅找出了其受到普遍推广的成功因素,并深入挖掘了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通过以上调研分析和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本文提出,从制度层面,完善全社会协同治理机制是根本,需要加快医药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调解模式、建立多部门协同作战的大调解格局等制度框架设计,从微观层面,需要改进多个主体治理能力,政府需要转变管理职能、提高公信力,法院需要完善诉讼制度、强化调解提高效率,社会组织需要完善机构建设、保持中立性和专业性,保险机构应广泛推行医责险、分担医疗风险和费用负担,医院应强化管理、加强医患沟通交流,媒体应尊重事实客观报道、宣教医护和法律知识、传播社会正能量。通过完善全社会协同治理机制和提高多个主体医患纠纷治理能力,不断补短板、拉长板,提高全社会多主体多层次参与医患纠纷调处和治理的整体水平。
其他文献
本试验主要是研究氧化矿的浮选及氧化铜钴矿的分离。利用氧化矿捕收剂羟肟酸钠和丁基黄药按比例配合使用,作为本次试验的捕收剂,进行混合浮选,浮选精矿用硫酸选择性浸出钴矿
"举国体制"在我国体育发展历程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也给我国的体育事业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近年来,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崛起,全民健身的大势所趋,"举国体制"是否仍该继续成为众
我们仍然要坚持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积极面对现实问题与困难,积极应对,化危为机,释放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更加勤奋地投入到社会经济建设中去。  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不会始终平静无波,总伴随着危机四伏的洪波涌起。在地球众多生物之中,人类的体力并不出众,但却进化出了地球上最智慧的头脑。人类采取使用工具、群体定居、驯化动物、建立城市等方式开启了独一无二的文明进程。但同时,从演化生物学的角度来
摘 要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基于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要,结合一线岗位要求和工作过程,通过市场调研、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转换工作任务并设计学习情境等步骤,重新建构新的课程教学体系,从而让学生在模拟实践环境中提升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本文通过分析物流基础知识课程中物流核心要素的学习情境设计,探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过程。  关键词 工作过程 学习情境 行动型任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