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流健康是河流管理的重要评价基础。河流健康评价方法主要有物理评价方法、化学评价方法、生物评价方法以及综合评价方法,而生物评价方法目前应用比较广泛。在生物评价中,生物指数法是最常用的评价方法,根据物种的特性及出现与否,通过简单的数字表达外界胁迫因子对河流健康的影响程度。而在生物类群中,大型底栖动物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并且易于采集和鉴定,本身生活史比较长,活动能力差,能够持续反应一段时间内外界胁迫因子对水环境的影响情况,因此本文选用大型底栖动物作为河流健康评价的目标评价生物。在国内外河流健康评价中,以大型底栖动物为基础构建的快速生物评价指数主要包括敏感型指数、耐污型指数以及多样性指数。相比较其他指数,快速生物评价指数因其省时、省力,且能有效表征河流健康状况,具有明显优势。但在国内尚未进行较好的验证,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比多种快速生物评价指数,比较其适用性,主要得到了以下几个结论:1)不同快速生物评价指数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但快速生物评价指数对不同水质的指示性具有较大差异。各快速生物评价指数均可以有效指示水环境中的有机污染和NH3-N污染。对于不同快速生物评价指数而言,BMWP指数与ρ(CODMn)、ρ(NH3-N)、ρ(TN)的线性拟合关系最好,BP指数与ρ(BOD5)、EC的线性拟合关系最好。2)BMWP指数对河流健康的指示性最强。BMWP与B-IBI指数的相关性最为显著,并且BMWP指数与B-IBI指数的健康评价结果最为接近。在浑太河流域河流水质状况评估中,BMWP指数应当作为首选快速生物评价指数,可达到既快速又准确的效果。3)BMWP指数除可以较好的指示水体中有机污染、富营养化以及总溶解性固体污染,对生物多样性以及栖息地异质性也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4)健康评估结果显示,太子河采样点中,极好样点占比30.5%,良好样点占比15.2%,一般样点占比21.7%,差样点占比10.9%,极差样点占比21.7%。本研究为快速生物评价方法在国内的应用提供了验证,为大流域尺度下河流健康评估过程中开展快速生物监测与评估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