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多杀性巴氏杆菌B型制苗株的筛选及A、B型二价灭活疫苗的研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hz3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ultocida)属于牛群常见机会致病菌,现以A、B型两种血清型在国内流行,致使我国养牛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A型P.multocida在牛群经长途运输、寒冷、拥挤等应激时致病,多为并发或继发感染;B型 P.multocida可诱发致死性败血症,多急性发病,病死率高。为防控牛源A、B型P.multocida在国内流行,扼制巴氏杆菌病的传播扩散,减少因其遭受的经济损失,本研究拟研制A、B型P.multocida二价灭活疫苗,并进行疫苗效力评价,为高效防控牛巴氏杆菌病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  1.牛A型及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评价  本实验室前期已筛选出A型P.multocida灭活疫苗制苗株Pm-HG,现就实验室保存的三株B型P.multocida强毒株Pm-C45、Pm-C46、Pm-C47进行毒力以及免疫原性评价。攻毒试验取168只SPF小鼠,分为4个试验组,对应腹腔攻毒Pm-C45、Pm-C46、Pm-C47、Pm-HG,每个试验组再分为5个剂量组(8只/组),另设一组为对照组。结果显示,Pm-C45、Pm-C46、Pm-C47、Pm-HG菌株的LD50分别为11.1、22.3、21.3、3.1CFU;Pm-C45菌株攻毒后病理变化严重,组织损伤评分相对较高,可知Pm-C45毒力相对较强。  2.牛A型及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单价苗免疫原性的评价  分别研制 Pm-C45、Pm-C46、Pm-C47、Pm-HG菌株的油乳佐剂灭活疫苗。取208只SPF小鼠分为5个试验组,分别颈背部免疫接种上述4种灭活苗,一免后间隔两周二免,第5试验组为对照组不免疫,每个试验组再分为4个攻毒组(8只/组),分别腹腔感染Pm-C45、Pm-C46、Pm-C47、Pm-HG,另设一组为空白组。间接ELISA监测小鼠抗体水平,记录攻毒后两周小鼠死亡情况并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显示, Pm-C45、Pm-C46、Pm-C47、Pm-HG灭活苗可诱导小鼠产生的最高血清抗体效价分别为1:512000、1:25600、1:3200、1:12800;Pm-C45、Pm-C46、Pm-HG灭活苗对同源菌攻毒保护率分别为56.2%、33.3%、12.5%,Pm-C47对照组攻毒未出现死亡无法统计保护率;Pm-C45、Pm-C46灭活苗对异源菌Pm-HG攻毒交叉保护率分别为25%、12.5%;免疫后小鼠同源菌攻毒病理损伤评分,Pm-C45组小鼠评分降低更多;可知Pm-C45免疫原性相对较好。  3.牛A、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二价灭活疫苗的评价  经上述系列试验评价,证实了 Pm-HG的强毒力、高免疫原性;三株 B型P.multocida强毒株中Pm-C45的毒力最强、免疫原性最好,确定Pm-C45作为A、B型P.multocida二价灭活疫苗的B型P.multocida制苗株。更换油乳佐剂研制Pm-C45灭活苗、Pm-HG灭活苗以及二价灭活疫苗并进行评价。取45只SPF小鼠分为4个试验组颈背部免疫接种上述3种灭活苗,一免后间隔两周二免,第4试验组为不免疫对照组,每个试验组再分为2个攻毒组(5只/组),分别腹腔感染Pm-C45、Pm-HG,另设一组为空白组。间接ELISA监测小鼠抗体水平,记录攻毒后两周小鼠死亡情况并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显示,二价灭活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对Pm-HG和Pm-C45抗原的最高血清抗体效价分别为1:25600、1:12800;二价苗对Pm-HG、Pm-C45菌株攻毒的保护率分别为80%、100%;免疫后小鼠相比未免疫小鼠表现更大的增重、较轻的病理损伤以及更高的生存率。  通过牛A型及B型P.multocida毒力评价、A型及B型P.multocida单价苗的免疫原性评价,成功筛选出Pm-C45为牛A、B型P.multocida二价灭活疫苗候选菌株。经牛A、B型P.multocida二价灭活疫苗的评价,证明A、B型二价灭活苗较单价苗及未免疫对照组,能提供更好的双重保护力,以抵抗牛A、B型P.multocida的攻毒。该二价苗有望成为高效防控A、B型牛巴氏杆菌病的新型疫苗。
其他文献
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腹泻仍是一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给养猪业带来的损失不可低估;新近发现的携带耶尔森氏菌强毒力岛(HPI)的大肠杆菌使得仔猪腹泻的病原更具复杂性。因此
目的:调查圈养野生动物的动物源性(动物园、熊猫馆)、环境源性(动物园里的水样、土样)以及人源性(动物园的饲养员、兽医及普通人群)高水平耐氨基糖苷类肠球菌、耐万古霉素肠
欧洲鳗鲡是我国最主要的鳗鲡养殖品种。自引进中国后,养殖规模和密度不断扩大,随之,日渐多发的病害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为了探知欧洲鳗鲡的免疫生物学特点,本研究结合组织形
孔雀石绿(MG)是一种合成的三苯甲烷类工业染料,由于其抗菌效果好,价格便宜,容易获得,曾被广泛地用于水产养殖中。但是由于其具有潜在的致癌作用,已经被许多国家列为禁用药。目
本研究采用PCR方法调查了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rmtD和npmA)在2008年河南省郑州周边收集分离的120株鸡大肠杆菌中的分布。并同时检测了16S rRNA甲基化酶
本研究从乌鳢养殖池塘底泥中采集样品,经过富集后运用2种方法筛选得到一株高效除磷菌株D2。对其聚磷颗粒染色发现该菌株为聚磷菌,经16S rRNA鉴定其为肠球菌(Enterococcus sp.)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