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诗歌里的“水”意象研究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co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与傣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傣族人民的居住环境、风俗习惯、思想情感、道德观念等各方面都受到水文化的洗礼和渗透。水作为重要的生活和精神元素,参与到了傣族人民的诗歌创作领域,成为傣族诗歌里的经典意象之一。傣族诗歌里的“水”意象变化无穷,各具特色,而且寓意丰盈,不仅建构了傣族诗歌独具匠心的艺术魅力,也影响了一代代傣族诗人的诗歌创作。作为傣族文化的一个象征性的符号,无论从文学价值还是文化价值上来看,“水”意象无疑是最能承载傣族人民特有的集体意识和民族情感,并将其寄托到文本使其得以传承的意象了。“水”意象是傣族诗歌的灵魂,它既寄托了傣族诗人对传统文化和族群记忆的追溯和回归的情感,也渗透着傣族诗人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所体验到的各种人生情怀。随着时代的进步,傣族诗歌里“水”意象的象征意义不断交叉、更替,甚至改变,而它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功能始终镌刻在历史的潮流中不曾褪去。本文主要探讨了傣族诗歌里“水”意象的三个方面:第一,从一个与水有关的传说说起,讨论了傣族诗歌的起源跟“水的渊源关系”,论述了傣族诗歌发展历程中几种重要的诗歌样式,即歌谣、凤凰情歌、史诗与长篇叙事诗以及现代诗歌。以历时的方法突出傣族诗歌与“水”的紧密关联,从而认识傣族诗歌的特征。第二,探究“水”意象在傣族诗歌中呈现的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水”意象蕴含不同的象征意义。在傣族纷繁多样的风俗活动中,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傣家人将“水”植入到诗歌中加以利用后,它已不是自然属性的存在,而是作为傣族文化习俗的象征,真实地再现傣族民众复杂的思想世界;在傣族很多情歌(诗)、叙事诗与现代诗歌中,“水”意象是作为情爱表达的象征。诗歌以水喻人、以水传情,表现了傣族浪漫的诗性思维以及以水为美的审美取向;“水”作为道德劝诫的象征在傣族叙事长诗中尤为显著,凭借水的物理性质展现人物的崇高美德或低劣行径。以水之清浊比喻人心之善恶、品德之高下;新中国成立以后,傣族地区出现了第一批作家诗人,他们敏锐地察觉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将“水”作为政治诉求的象征,以表达他们无限的国家想象与政治情怀。第三,傣族诗歌里“水”意象的多种类型使其文化内涵与文化功能展示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特征,从而更加完善了傣族水文化体系的建构。傣族诗歌里的“水”意象是傣族水文化的折射,其文化内涵有四:一、水是自然界的原生物质,维持生命发生和发展的源泉;二、傣族社会宗教氛围浓厚,原始宗教与南传佛教相融相生,水已成为傣族人民心目中与鬼神沟通的媒介;三、傣族很多以爱情为主题的诗歌里对“水”意象的书写,旨在凸显傣族的两性之美、爱情之美;四、傣族诗歌里“水”意象的塑造是傣族个体以及整个民族对傣族水文化心理信服与认可的表现方式。“水”意象俨然已成为族群识别的标志,傣族人本身或是其他民族,都将这个标志作为傣族民族认同的重要元素。傣族诗歌里“水”意象的文化功能体现在教化功能、传承功能、审美功能三个方面。三个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傣族诗歌的创作,使傣族诗歌的社会功能更为规范而有时代意义。
其他文献
“康巴作家群”小说,实属生活于康巴藏地的作家们对汉藏文化交叉与重叠地带的社会与人生、历史与现实、神圣与世俗的多重视角呈现,是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的一股强劲洪
<正>~~
会议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及其理论批评历史悠久,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女性文学思想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很好的研究。本文从概念分析入手,对先秦两汉女性诗学进行系统梳理和
随着国内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为了适应旅游市场的需要,某公司决定在长途客车的基础上开发豪华大客车,两款车型在车身结构上的变化是:后者车身右侧后悬前部增开中门,顶部增设顶置空
中日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早在西汉时期便有“倭使”前来朝见。在这两千余年的友好往来史中,中日双方彼此学习,各取所长。古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俨然一部日本模仿史。对中国唐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体育现状与保护策略进行总结,特别是云南省现有民族和体育项目概况,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成果概况,云南大
知识的价值在于其能够在人们之间进行有效的传播和利用。从高校图书馆知识传播的构成要素入手,探讨了高校图书馆知识传播动力之源及其理论依据,对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知识传播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明确提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与先辈们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是民族传承的血脉,更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无文字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不可或缺的
介绍了小方坯连铸超低碳钢水的转炉冶炼、LF精炼和RH真空处理的生产工艺,针对钢水可浇性差和钢中Si含量偏高问题进行工艺技术优化。试验研究表明,降低LF脱硫任务,采用少渣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