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蛭益肺颗粒对COPD模型大鼠肺功能、脏器指数及肺组织形态的影响

来源 :甘肃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123321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芪蛭益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体重、肺功能和肺组织形态的影响。探讨具有益气培元、化痰活血功效的芪蛭益肺颗粒(Qi Zhi Yi Fei granules,QZYF)对COPD模型大鼠的作用及其机理,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中药对该疾病的治疗研究开辟新的方向。  方法:采用香烟烟熏熏吸28天加气管内两次注入脂多糖(LPS)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SPF级Wistar雄性大鼠70只,随机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10只、造模组60只。造模组造模结束后随机分为6组:COPD模型组、苏子降气丸组、罗氟司特组、QZYF小剂量治疗组、QZYF中剂量治疗组、QZYF大剂量治疗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COPD模型组给予QZYF辅料溶液灌胃,其余各组分别给予苏子降气丸、罗氟司特混悬液及小、中、大剂量混悬液,灌胃给药,每日一次,1ml/100g。干预治疗满2周,于实验第43天处死动物。观察及检测各组大鼠一般状态及体重变化,肺功能,肺组织形态(组织切片)、胸腺、脾脏指数、肺组织胶原纤维平均面积及光密度值等指标。  结果:与空白组比:模型组大鼠活动及食量减少、精神差,体重明显减轻,给药后一般状况均有所改善,体重有所增加,给药两周后QZYF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模型组肺组织胶原纤维平均面积显著增大(P<0.01),QZYF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呼气时间(Te)、吸气末期停顿时间(EIP)均有不同程度延长,QZYF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呼气时间(Te)、吸气末期停顿时间(EIP)均缩短,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吸气峰流量(PIF)、最大呼气量(EV)、每分钟呼气量(MV)、潮气量(TV)均降低,给药治疗后上述各气体流量和体积均有所增加,其中 QZYF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模型组大鼠气道阻力(LR)增加,QZYF大、中、小剂量组气道阻力(LR)均减小,与模型组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模型组大鼠呼吸频率(F)增加(P<0.01),QZYF大、中、小剂量组呼吸频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或P<0.01)。  结论:本研究采用香烟烟熏熏吸28天加气管内两次注入脂多糖(LPS)法复制的COPD大鼠模型是成功的,芪蛭益肺颗粒可不同程度改善模型大鼠一般状态、增加大鼠体重,能够改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形态及肺功能相关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在使用缓慢捻进针法的基础上配合电针、TDP神灯等疗法,系统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发作时间和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老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  方法:选用SPF级Wistar老年雄性大鼠45只,18月龄,体重450±20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
目的:  本课题采用利血平诱导的急性抑郁大鼠模型,研究电针刺激对抑郁症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旨在阐明电针刺激通过激活BDNF/TrkB信号通路,促进脑内神经发生发挥治疗
目的:1.观察逍遥丸对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2.探索中成药(逍遥丸)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的疗效。  方法:1.对象: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甘肃省中医院心血管病防治中心住院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中药对兔脊髓型颈椎病,改善兔后肢活动功能及对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数量及改变的影响,为中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提供临床指导方法  方法:采用蔡钦林的脊
目的:本着学以致用的学习原则,本文旨在通过研究黄氏重视中气的学术思想,阐明该学术思想,从理论上弄懂黄氏的中气思想,以便用来更好地指导临床。  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