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并购要素的博弈对中国银行业发展战略的影响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g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业并购在中国目前愈演愈烈,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以及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等中小型商业银行在实现自身国内规模扩张的同时也把视角放宽到世界范围,本文旨在通过阐述银行业并购的博弈行为以及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在本文中应用博弈论结合国际银行业并购的经验,对各种假设条件下银行业并购的经理人行为、股东行为以及政府行为等几方面要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指出中国银行业并购存在的部分问题,阐述了国际以及国内银行业并购发展的态势,伴随中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完善,监管的到位,中国银行业并购走出一条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以市场化为基础,以国际化为趋势的道路。本文从银行并购的方式和流程入手,共分四部分来阐述最终观点:第一部分简述了并购的模式和流程。第二部分分析了现今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态势以及描述中国银行业所处的市场和法律环境。第三部分简要介绍了博弈行为,并引入银行业并购的几种要素,分析期间博弈行为对并购的影响和效果。第四部分结合中国具体市场和法律环境并分析银行业各并购要素的博弈模式推导出适合中国银行业并购的战略选择。通过对影响银行业并购三种要素博弈情况的分析,结合我国银行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最终推导出我国银行业并购发展的战略:即强化市场在银行并购各要素的地位,转化政府在银行并购中的角色,提高银行经理人在银行业并购的话语权,激发经理人的能动性,而关于银行并购的一切都必须在有效且强有力的监管为前提。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
人才培养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本文主要以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为依托,从提高职业教育的“双师"水平、革新地方本科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开放技能型人才培训平台
《申根公约》在欧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国家间人员交流以及签约国旅游经济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申根公约》背景的分析,以及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其
在二十一世纪,有关金融数学的研究显得越发重要。金融模型中的参数估计问题是近年来人们广泛研究的课题。金融市场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从资产价格上表现为价格的波动,这种不
可转债是一种介于债券和股票之间的可转换融资工具,兼具债券和股票的特征。它赋予债券持有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把债券以特定的价格转换成特定数量标的股票的权利。可转债对于我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研究范式出发,以契约理论为基础,着眼于构建风险资本市场的微观契约基础,进而分析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
在煤炭资源开发外部负效应理论回顾的基础上,以吕梁地区为例概括了新兴煤炭资源型地区煤炭资源开发的特点,并从资源环境、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投资三个角度分析了吕梁地区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