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螟绒茧蜂生物学及其对两种蜡螟的控制作用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ke0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 Linne和小蜡螟Achroia grisella Fabr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在混合发生的情况下,如何区分两种蜡螟进行了总结;研究了两种蜡螟的主要天敌蜡螟绒茧蜂Apanteles galleriae Wilkinson的生物学特性、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对不同龄期和不同寄主幼虫的寄生选择性,以及温度对蜡螟绒茧蜂功能反应的影响等。主要结果如下: 大蜡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在25~35℃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各虫态的历期缩短。25℃条件下雌蛾的产卵期最长,平均9.93天,产卵高峰均出现在开始产卵的第二天,以后每日的产卵量逐渐减少。小蜡螟的适应能力比大蜡螟差,在35℃条件下不能完成生长发育。在30℃时,雌蛾的产卵量最多,平均282.85粒,产卵高峰出现在开始产卵的第二天。 蜡螟绒茧蜂在湖南实验室条件下繁殖,一年可发生5代。蜡螟绒茧蜂多在白天羽化,羽化高峰出现在8~12时,雄蜂以0~10时羽化最多,占雄蜂总数的63.3%;雌蜂以8~14时最多,占雌蜂总数的65.5%。出蜂数量以开始羽化的前四天最多,占羽化总数的94.7%。单雌一生最多产卵68粒,平均45.4粒。雌蜂的产卵位置多在寄主的1~4腹节,大多数寄主体内只产1粒或2粒卵。寄生蜂幼虫多从寄主的1~3腹节钻出。 蜡螟绒茧蜂全世代发育适温为25~30℃,35℃条件不能完成发育,在25℃和30℃下全世代发育历期分别为21.41d和16.88d。成蜂以22℃下补充30%蜂蜜水的平均寿命最长,为35.6天。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1.79℃和338.5日度,幼虫期比卵期、蛹期的发育起点温度高。 在一天中,蜡螟绒茧蜂14~22时的寄生率要高于8~14时。该蜂能寄生大蜡螟1~4龄幼虫,但当2~4龄幼虫同时存在时,偏爱寄生2、3龄幼虫,其选择系数分别为0.35和0.42。寄生4龄幼虫的蜡螟绒茧蜂发育速率较寄生3龄和2龄幼虫要快,且成蜂的体长显著大于寄生2龄的蜂。当大蜡螟和小蜡螟幼虫共存时,对小蜡螟的寄生率比大蜡螟要高,其选择系数分别为0.54和0.46。 功能反应试验表明,在22~32.5℃温度范围内,蜡螟绒茧蜂对大蜡螟的瞬时攻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处理时间则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22~35℃范围内的功能反应均能用Holling圆盘方程很好地拟合。
其他文献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earNPV)可特异性侵染棉铃虫,是理想的棉铃虫生物防治因子。HearNPV的两个分离株C1、G4的基因组全序列已经测定,一些基因的功能已经阐明,ORF34、ORF44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涵丰富的慈善思想.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慈善思想以仁爱为核心要义,以天下大同为价值追求,以重义轻利为实践路径.儒家慈善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