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上游流域生态安全法律保护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guangli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汾河上游流域作为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独立的流域单元,是太原市唯一的水源涵养地和供水区,其本身的生态安全状态和对大城市的生态屏障作用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然而,在流域大规模开发及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的负面效应相互叠加,导致了流域环境的生态调节和自我恢复功能大幅降低,引起了日趋严重的流域性生态安全问题。汾河上游流域所提供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服务功能已被严重削弱,成为可持续发展能力最低和贫困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之一,长此以往,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而且还会造成生态破坏的代际转移,给子孙后代带来难以想象的危害,必须用法律武器对汾河上游流域进行保护。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汾河上游流域生态安全状况并对其现状进行了原因分析,指出了人类活动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论述了汾河上游流域生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和运用法律手段规范人们行为的迫切性。对全文起铺垫的作用。本文第二部分介绍了与汾河上游流域生态安全有关的法律保护制度,包括流域管理制度、饮用水源地保护制度、生态补偿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并从全国性的法律规定和山西省有关规定两方面进行了评析,指出现行法律规定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于生态补偿制度法律规定的空白进行了必要性论证,为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汾河上游流域生态安全法律制度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本文第三部分介绍了国外有关生态安全法律制度的实施情况以及有益于我国流域生态安全法制建设的内容,分析了他们的成功经验对我们的借鉴意义。为建立适合于汾河上游流生态安全的法律制度提供了对比依据。本文第四部分在前三章的基础上,阐明了汾河上游流域要建立以生态安全为核心,以流域管理为基础的法律制度。包括流域管理制度,其中论述了流域管理机构的设立、地位、职能;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内容有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及保护措施、管理机构、水源全程监测、水质监管以及饮用水保护法律责任体系;生态补偿制度,有补偿的定义、形式、补偿资金的筹集、补偿对象、补偿要素、补偿的实施;还有法律责任制度及公众参与制度。建议制定《汾河上游流域生态安全保护条例》,希望能为保护“母亲河”的生态安全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
其他文献
高校学生是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重要参与者。网络时代背景下,网络既能够成为高校学生提升个体法律意识的有效载体,又会对高校学
<正>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应该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规律,具有教育和教学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这样才能在教育活动中,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充分发
人力资本产权是人力资本的投资主体通过投资所形成的关于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一系列具有经济价值的权利的总称。它是制约人们行使这些权利的规则,本
<正> 4月份,公开市场到期投放出现一个"小高峰",但由于3月末市场资金面曾出现时点波动,4月初央行的货币回笼力度相对略松,市场资金供给因此较为充裕。月末央行加大基础货币回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农村利益结构的深刻调整以及农民思想观念的巨大转变,农村基层社会的治理主体结构
古典现实主义是国际政治学理辩论和实践分析的主流理论范式之一,它一经产生就得到广泛认可。该理论认为,在国际舞台上只有民族国家才具有无可争议的主体地位。作为该理论的代
墨竹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重要门类,是中国深厚的人文传统孕育而出的一朵艺术奇葩。其产生之初,就寄寓着士子文人的美好情感抱负,后经历代文人的继承和创新,逐渐演变为士人
<正>1.理解学习者。明确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对学习者发展的影响;认识影响学习者在学习情境和社会中建立强力关系的诸因素,如地域、性别、能力倾向、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等;认
目的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情绪障碍性疾病,表现出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躯体不适及难以入睡,思维与认知功能迟缓及活动能力减退为临床主要特征的一类心理障碍。根据世界
介绍了一种基于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往复式抓棉机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了往复式抓棉机自动控制系统的特点,并根据现场工艺要求,给出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经验证,能达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