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职业安全的重要领域,劳动保护机制对劳动者及其相关人员的安全保护问题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针对现有的劳动保护机制来讲,已经明显不能满足现代社会需求变化的发展步伐。因此对现有的劳动保护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在对我国的劳动保护机制的演变和运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从宏观整体上分析我国劳动保护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国外典型国家对其劳动保护状态的改善所采用的对策,得出健全我国劳动保护机制的启示,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思想以及当代意义的阐释的同时,探索构建我国劳动保护机制的公平正义观,最后得出在立法理念、法律体系、司法执法监督、组织机构以及工会这五个方法的政策建议。 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是全文的基础和前提。首先说明劳动保护的研究背景、相关概念及基本思路、方法和意义。在对劳动保护定义中可以得出劳动保护可以保障劳动者以健康的劳动力参加到社会生产过程中,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劳动环境和工作条件的安全、卫生和舒适性,这对于促进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重大意义;在第一章中将国内学者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不同学者的不同研究角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视角,即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视角来对我国劳动保护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分析总结,希望在各位学者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劳动保护机制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发展有所帮助。 第二章在通过我国劳动保护的历史演进和现状的研究之上,找到现阶段我国劳动保护运行状况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安全事故发生率高、劳动者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和监察人员对于政策的不落实而引发的劳动保护运行困难等;在对我国劳动保护机制运行困境成因的分析中,本文将其分为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法律因素,多种因素作用下使得我国的劳动保护机制运行过程中困难重重。 第三章主要介绍我国新劳动法在现阶段的执行过程中的问题,通过对新劳动法中的倾斜保护原则的分析,总结出倾斜保护是为了保护劳动合同中处于弱势的一方,保护劳动者的有利地位;但是新劳动法实施至今仍存在着包括签订率问题、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问题和社会保险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分析来讲,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本章中也有所体现,是劳动者、用人单位等多方因素造成的现象。 第四章主要介绍国外发展劳动保护机制的经验,通过对典型发达国家为改善劳动保护的状态所采取的对策分析入手,借鉴各国以人为本的大劳动保护理念以及注重工伤保险和工伤救治的制度;在许多国家十分重视工会在劳动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在法律保障、制度保障、组织保障相互支持相互作用的共同努力下,完善相应的劳动保护制度。 第五章将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观做了十分详细的论述,总结出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思想是具体的和发展的,并且具有客观性、阶级性和历史性的特征。它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思想能够为社会整合提出巨大的道义力量,并对促进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六章是全文的重点,在这一章将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观结合在完善我国劳动保护机制中,在立法理念提出要使劳动法成为保障人权之法,以人为本,将公平正义覆盖到每一位劳动者;在法律体系的完善中,要同时完善个体劳动法与集体劳动法,做到面面俱到;在司法及执法监督的完善中,不仅要注重国家监察管理体系的建立,同时要规范监察人员,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在完善组织机构的过程中,要建立相关劳动赔偿委员会和事故保险机构等组织来完善劳动保护的组织机构;最后通过对劳动保护工作的基础——工会组织的完善,把劳动保护工作做到基层,从根本上保障劳动者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