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然而在国际化业务发展的过程当中,越来越多的国家风险在新型国际经济环境的作用下,对中国的国际业务产生着非常大的影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国家风险的内涵认识模糊,对国家风险预警与管理的意识淡薄。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希腊债务危机触发欧洲债务危机全面升级,中东、北非政治动荡愈演愈烈,国家风险在全球范围内以各种形式源源不断的袭来。此外,国际上权威国家风险评价机构有失客观、公正的评判,不仅没有有效地对国家风险做出预警,而且还使得国家风险在全球间进一步升级。因此,有必要明晰国家风险在新时代的动态变化,审核已有的国家风险评价体系,重新对国家风险进行系统性地研究。 本文全面地分析了传统国家风险的内涵与来源,并从理论的角度厘清了国家风险的形成机制。同时,将各种风险度量技术应用于对国家风险违约率的计量之中,并全面比对了国家风险评估的多种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后危机时代国家风险的新特征,建立起分国家类别的、中国国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有效地对中国对外贸易与投资中的国家风险进行全面的警示与防范,对中国国家风险预警及管理体系的构建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的主要结构、内容以及研究思路如下: 本文第一章为导言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基础、研究思路和研究预期等内容,初步给出了全文的研究框架等。 第二章,就国家风险的历史沿革、内涵与定义以及来源分类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从国家风险分类角度对国家风险成因及与宏观经济联系的理论内涵给予了深刻阐述。 第三章,系统总结与归纳了各种可以用于度量国家违约风险及波动率的模型方法,分别从信用风险度量以及投资决策模型角度对国家风险进行实证分析,构建了衡量国家风险的保险机制模型。此外,比较了国家风险评级的定性与定量方法,全面分析了包括统计分析法、离散选择逻辑分析法、线性与非线性的建模回归分析法、蒙特卡洛模拟法、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法以及多指标决策分析法在定量评估国家风险时的施用及其利弊。最后,还就全球综合国家风险评级机构、国家主权信用风险评级机构以及政治风险专门评级机构的国家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梳理。 第四章,提出了后危机时代国家风险所表现出的新特征,以及揭示出国际权威性机构有失客观公正的国家风险评价标准带来的、对国家风险的失效预警,也即提出建立起中国国家风险指标体系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 第五章,针对后危机时代国家风险新属性与国际上失败的国家风险评价体系教训,构建起剔除失效指标以及加入新评价指标的中国国家风险指标体系。并提出针对不同国家类型,包括:大型发达经济体、小型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中国家,施用不同的国家风险评价指标并根据不同指标的影响效应大小、赋予不同权重,建立起客观的、分国家类别的中国国家风险指标体系。 第六章,通过对美国、冰岛、希腊以及中东国家运用此指标体系,来验证新型国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 第七章,顺承前文的研究结论并综合国际上对国家风险管理的内部机制与外部机制,提出在我国对外贸易与投资中,要实施全面国家风险管理措施并构建中国国家风险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