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分权、政府干预手段与企业就业——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ld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2018年7月31日召开的会议上提出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其中“稳就业”排在首位。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国有近14亿的人口、9亿多劳动力,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长期存在,解决好就业问题是我们长期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财政分权背景下,政府通过一些干预手段对企业进行干预,以达到特定政策目标,就业便是其中之一。而什么样的干预手段更能促进企业员工就业?在考虑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主政官员晋升激励情况、企业类别等异质性因素后又会如何?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研究结论为政府就业工作中干预手段的制定提供参考。
  在梳理相关文献和理论后,本文选取政府补贴、税收优惠、融资支持三种政府干预手段作为研究对象,从“财政分权”的制度背景出发,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11—2013年的数据,首先通过描述性统计,发现不同类别的企业所受到的政府干预存在显著差异。进而引入财政分权变量与官员晋升激励变量,建立线性模型,对财政分权下不同地方政府干预手段的选择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财政压力、官员晋升激励的地方政府对干预手段的选择具有明显不同,财政自由度越大的地方政府越倾向于使用更具市场化的融资支持对企业进行干预,而财政收支压力越大的地方政府更多地对企业使用补贴和税收优惠手段;而且,随着财政自由度的增加,不同干预手段在不同所有制、规模企业间的差异基本都在缩小,政府干预更倾向于平等化;此外,在存在官员晋升激励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更倾向于使用税收优惠手段,以吸引外来企业落户投资,带动本地经济发展,获得晋升机会。在此基础上,使用匹配倍差法(PSM-DID)对这些干预手段的企业就业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政府补贴与融资支持正向显著的影响企业员工就业,而企业所得税率则对企业员工就业没有产生什么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支持对企业员工就业的效果随着财政自由度的增大而增加,而政府补贴与税收优惠只在中、高财政自由度的地区能够显著的增加企业员工就业,在低财政自由度的地区无显著影响;政府的三种干预手段对私营企业的员工就业都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融资支持的影响更大),而国有企业仅对融资支持敏感;就行业而言,政府干预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员工就业的增加最为显著,其中融资支持的就业效果更强。
  最后,本文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府促进企业就业进行干预的对策与建议。
其他文献
排查地质灾害应急隐患点140处,协助转移群众533户,2168人……  入汛以来,洛阳多地普降大雨,洛阳市立即启动防汛IV级应急响应。作为洛阳市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单位,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按照“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的要求,为区(县)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在本次特大暴雨期间,实现服务区域地质灾害事故零发生,全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提前开展汛前排查  今年入
期刊
2018年7月,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与周口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揭牌成立了“周口市环境资源研究院”,由局属单位河南省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以下简称“航遥中心”)负责对接周口市,深化落实合作协议。  航遥中心主任罗玉彬介绍,3年来,航遥中心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进战略合作,开展了多方位服务,为助力周口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自身力量。  服务内容多元  航遥中心找
期刊
“各班组人员就位,检查设备,准备带料试车!”当地时间2021年8月29日15时,随着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矿产调查院(以下简称“地矿二院”)副院长兼中原能矿东非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加灿一声令下,电机轰鸣声中,坦桑尼亚ML553金矿开发项目浮选厂正式启动,开始进行试生产。  浮选厂试生产,标志着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和河南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在坦桑尼亚的辛勤耕耘终于开花结果,实现了从矿产资
期刊
现阶段,我国过高的宏观税负不利于经济的稳步增长和转型升级,税费征收不合理、企业税费压力大等问题更是暴露了我国税制结构的缺陷,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本文通过梳理现有研究厘清可持续发展与财政税收的关系,提出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的理念,并根据税费实际情况给出“减税降费”的优化路径;接着,统计出1998-2016年15个样本地区宏观税负情况,发现2009年起宏观税负普遍过高,通过面板数据回归得到主要税费与GDP增长率的影响关系,建议对经济增长存在促退作用的消费税和资源税进行优化调整,清除不合理不合法的非
她待人热情,视办事群众为亲人;她业务能力强,工作细心负责……多次被评为“优质服务标兵”“最美地矿人”。她就是汝州市地矿局行政审批服务科副科长何巧霞。  工作以来,何巧霞一心为群众解难题,主动创新优化服务流程,带领大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得到办事群众和企业的充分肯定。  加強学习提能力  行政审批工作既是一项民心工程,也是展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形象的窗口。2004年到行政服务窗口工作以来,何巧霞坚持在提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发展问题与阻碍,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现阶段学术研究和政府政策制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中,全要素生产率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之一。纵观文献,发现多数学者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与分析,进而以其结果为基础,对过去经济増长模式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但企业数据库数据量较为庞大和繁杂,如若不对数据库进行匹配处理,会对最终结果的有效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前人的基础上,采用三种数据匹配的方法,分别是聂辉华的“分组交叉匹配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发展逐步塑造了以价值链分工为主的国际贸易新体系。后经济危机时代,各国经济增速放缓,迈向结构深度调整的攻坚期。一国经济结构调整能否成功,关键之一是在全球价值链下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是否存在互动关系,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的互动发展是否有效带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为国家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基于WIOT数据库中43个经济体产出增加值和出口增加值的数据深入研究了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的互动关系及结构互动的经济效应。
  首先在论述各国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演变的基础上,通
1994年,我国开始采用“分税制”,中央政府上收财权,直接导致中央和地方收入分成的改变。但于此同时,我国并未大幅调整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责任。地方政府收入捉襟见肘,无力承担其应有责任,于是开始寻求各种非税类收入。非税类收入的快速增长,带动我国宏观税负逐年攀升。截至2017年,我国宏观税负已高达40%,已经高于同期美国,超过发达经济体平均水平。过高的宏观税负已经严重阻碍我国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如何在降低宏观税负的背景下,重新调整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分成,已经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首先对转移支付
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和全球多边贸易谈判遇阻的双重压力下,各经济体都在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増长驱动力,贸易政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自由贸易区(FTA)效应成为经济增长点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中国自贸区经济增长效应为研究视角,结合理论与实证两方面深入研究中国贸易政策效应。
  本文为探究中国贸易政策的经济效应而衍生出两个关键问题:①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和政策实施效果;②中国自由贸易区政策进一步升级的空间。围绕这两个问题,本文一方面验证自由贸易政策对中国经济増长的实际影响,另一方面预估自贸区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性,以期
中国进口食品存在明显的“高价现象”,这是中国高进口食品增长背景下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构建理论模型,建立人均收入和进口价格之间的理论关系,然后基于中国海关总署所提供的高度细化的企业进口食品贸易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的静态面板估计模型和IV估计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人均收入对中国进口食品价格的影响程度,以及进口食品质量在形成中国进口食品“高价现象”中的关键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人均收入的提高对中国进口食品价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这个结果因产品质量不同而存在异质性,中国的人均收入对中国进口食品价格的正向影响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