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取得瞩目成就。受农业科技进步及“重生产轻流通”观念的影响,西部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现已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流通领域。农产品物流作为流通的重要环节,其效率的高低对农产品的有效流通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经济欠发达和物流瓶颈的存在,较低的物流效率已成为制约西部地区农产品有效流通的主要障碍。近年来,国家对农产品物流逐渐重视,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可见,在现实问题需要和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农产品物流问题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基于农产品物流理论,通过相关数据对全国及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建立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农产品物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效率的有效措施。首先,通过阅读文献及收集大量数据,从农产品物流主体、基础设施、宏观环境及风险、投入产出状况四方面对比分析全国各地区及西部各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状况,从而找出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其次,运用SE-DEA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全国及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效率、变化趋势及其原因进行测度。结果表明:考察年间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效率较低且呈降低态势,主要来自于技术落后与纯技术效率降低的共同阻碍;从各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效率依次递减,主要来自于纯技术效率的较大差异;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农产品物流呈规模报酬递增状态,但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冗余较大。再次,运用面板Tobit模型考察各因素对全国及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效率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施、农产品物流专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均促进了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效率,但交通基础设施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产业结构和资本投入对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效率阻碍较大;信息基础设施和农产品价格具有微弱的阻碍作用;劳动力素质和制度因素对全国和西部农产品物流效率影响的方向不同。最后,根据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和实证结果,从物流主体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支持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