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脊叶蝉亚科系统发育研究(半翅目:叶蝉科)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qin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横脊叶蝉广泛分布于世界六大动物地理区,尤以东洋区种类最为丰富,但是其分类地位在过去几十年一直不稳定,饱受争议。Dietrich基于形态特征对横脊叶蝉进行了初步的系统发育研究,提出了横脊叶蝉亚科Evacanthinae包含横脊叶蝉族Evacanthini、长唇叶蝉族Pagaroniini、缺缘叶蝉族Balbillini和隐脉叶蝉族Nirvanini的分类系统,但说服力不强,也没有囊括足够的类群来解决横脊叶蝉亚科族间及属间的亲缘关系问题。本研究从世界范围选取了67个横脊叶蝉代表种和14个外群代表种,联合100个形态特征编码数据、核糖体28S rDNA、无翅基因WG、组蛋白基因H3和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片段重建了横脊叶蝉亚科系统发育关系。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得到了相似的系统发育树,进一步强烈支持横脊叶蝉亚科及其先前所包含的4个族的单系性,并且支持建立全缘叶蝉族Pentoffiini trib.nov.。同时,研究结果发现龙隐叶蝉属Draconirvana Dietrich被错误的归类在隐脉叶蝉族Nirvanini内,也揭示了拟隐脉叶蝉属Sophonia Walker、横脊叶蝉属Evacanthus Le Peletier&Serville、斜脊叶蝉属Bundera Distant、副锥头叶蝉属Paraonukia Ishihara和锥头叶蝉属Onukia Matsumura为复系群。分歧时间估计采用贝叶斯松散分子钟模型并参照2个化石记录进行校准。结果显示横脊叶蝉亚科深层次的分歧事件应该和冈瓦纳古大陆的分裂相关,最近的分歧事件大多数发生在特定生物地理区域内部,同时也存在少数东洋区和非洲区之间以及北太平洋两岸之间的远距离跨洋扩散事件。生物地理重建分析显示横脊叶蝉亚科可能起源于新热带区,横脊叶蝉族可能起源于东洋区的中南半岛,隐脉叶蝉族可能起源于新热带区并随后扩散至东洋区和非洲区。本研究澄清了横脊叶蝉和隐脉叶蝉的分类地位及各族、属之间的亲缘关系,支持隐脉叶蝉亚科作为横脊叶蝉亚科的次异名,完成了横脊叶蝉亚科的分类系统修订,亦为整个叶蝉科系统发育研究提供了依据。整合分类是整合多种分类学数据对生物进行的综合分类分析。为了确定斜脊叶蝉属Bundera Distant(半翅目:叶蝉科)7个近缘物种的分类地位,本研究整合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和高光谱反射数据进行了分类分析。其中5个物种形态上极其相似(B.pellucida,B.sp.1,B.sp.2,B.sp.3,B.sp.4),本研究基于线粒体DNA和高光谱反射图像的分析揭示并确认了它们的物种级差异,并依据形态特征给出了7个物种的分类检索表。尽管形态上极其相似,但是7个物种的分子遗传距离相对较大(5.8–17.3%)。从叶蝉标本背部获取高光谱反射图像,筛选得到37条光谱带(411-870 nm),并基于线性鉴别分析对标本进行了分类检验,交叉验证显示对7个物种的分类准确率达91.3%。本研究验证了利用高光谱数据进行昆虫分类的可行性,也为整合分类提供了很好的实证。横脊叶蝉亚科全世界已知5族70属500余种。在前人以及本人硕士论文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该类群进行了补充描记和厘定,修订完善了世界横脊叶蝉亚科物种名录,厘清了世界横脊叶蝉区系。共记述4族23属39种,包括1新族、6新属、30新种、7新组合和2属级新异名(其中1新族、4新属、10新种和5新组合已发表)。
其他文献
采用由环己烷、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X-100)、正丁醇与水溶液构成的反相微乳液体系,合成了纳米Al2O3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分析
对以含二茂铁(ferrocene,Fc)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1-ethyl-3-methylimidazolium tetra-fluoroborate,[BMIm]BF4)作为电解液,高比表面积的多孔炭作为电极材料构成
制备得到标题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与红外光谱分析.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得其晶体结构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Pbca,晶胞参数a=0.6624(2)nm,b=1.7933(4)nm,c=2.3117(5)nm,V=2.7458(9)n
2013年11月15日,遵义市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现场会在桐梓县第四中学举行。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有: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督学邹联克,遵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莲娜,遵义市教育局局长陈
三聚氰胺是婴幼儿“肾结石事件”的重要前体.本文选取几个典型的二价金属离子与三聚氰胺(L)形成的三聚氰胺金属配合物ML2(OH)2(M=Ca,Mg,Zn,Cu,Ni,Fe),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含时DFT
随着现代工业制造的快速发展,能够实现多自由度精密运动的执行器在机器人、云台、卫星控制器等应用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实现多自由度运动的执行机构通常采用单自由
NAC(NAM、ATAF和CUC)转录因子是植物特有的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通过参与植物胁迫信号传导途径或调节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参与植物对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的响应,NAC在小麦尤
日前.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学科19个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标准修订后,在课程容量控制上,大部分学科进一步精选了内容。减少了学科内容条目。在课程难度控制上.有些学科直接删去了
采用变温晶化方法,通过改变低温段晶化温度,水热合成B-ZSM-5沸石.以B-ZSM-5沸石为母体,经脱硼处理后,与TiCl4进行气固相取代反应制得Ti-ZSM-5样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