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卵运铁蛋白消化稳定性及消化产物致敏性的评估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卵运铁蛋白是鸡蛋蛋清中的四大过敏原之一,它可诱导机体发生Ⅰ型超敏反应,严重威胁鸡蛋过敏人群的身体健康。目前,鸡蛋卵运铁蛋白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功能特性方面,关于它的消化稳定性、致敏性仅仅局限于其结构,忽视了机体对致敏性的作用。肠道致敏是食物过敏主要方式之一,而且过敏原耐胃肠消化和形成较大片段是它致敏肠道的先决条件。另外,通过消化稳定性预测致敏性评估是基于完整蛋白在一定时间内是否发生降解,尚未考虑消化残留片段及其致敏性。因此,本研究旨在结合卵运铁蛋白的消化稳定性与消化产物的致敏性,科学评估卵运铁蛋白的致敏性,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卵运铁蛋白的致敏过程,提高我们对卵运铁蛋白过敏原的科学认知水平。本文以鸡蛋蛋清为原料,经酸沉淀预处理、柱层析制备获得高纯度的卵运铁蛋白,然后进行体外模拟婴幼儿和成年人胃液、小肠液及小肠刷状缘膜酶的消化,并通过Tricine-SDS-PAGE、RP-HPLC和MALDI-TOF-MS表征卵运铁蛋白消化产物片段,旨在阐明模拟消化液对卵运铁蛋白消化稳定性的影响。然后,通过ELISA检测消化产物的特异性IgE、IgG结合能力,并基于Caco-2细胞单层模型,评价卵运铁蛋白及其消化产物跨膜转运后的IgE结合能力。最后,利用KU812细胞脱颗粒模型评估消化产物的致敏性。研究的主要方法、结果及结论如下:在体外模拟婴幼儿消化模型中,大多数卵运铁蛋白可在模拟胃液中被消化,主要生成45 KDa左右的较大分子量蛋白,以及部分3-12 KDa产物;经过模拟小肠液消化后,卵运铁蛋白基本酶解完全,Tricine-SDS-PAGE中仅表现出一条极微弱条带,但3-12KDa的片段无明显变化;进一步经过BBM酶消化,卵运铁蛋白全部降解成小分子肽段,且大部分3-12 KDa片段又进一步被降解成更小的片段,消化产物组分增多,卵运铁蛋白被消化的更彻底,但仍保留有3 KDa以上的片段。在体外模拟成人消化模型中,卵运铁蛋白在模拟胃液可被全部降解,生成55 KDa、35 KDa左右的大分子蛋白和10 KDa以下的较小分子量蛋白;进一步经过模拟小肠液消化后,55 KDa、35 KDa两个大分子蛋白完全被消化,10 KDa以下片段继续降解;最后经过BBM酶消化,Tricine-SDS-PAGE中基本无条带,卵运铁蛋白全部被消化成3 KDa以下的片段。实验结果提示,成年人模拟消化液对卵运铁蛋白的消化能力比婴幼儿强。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卵运铁蛋白消化产物的IgG和IgE结合能力,结果显示,经体外模拟婴幼儿胃、胃-小肠、胃-小肠-BBM酶的消化,卵运铁蛋白消化产物的特异性IgG结合能力分别降低51.14%、66.80%、77.0%,特异性IgE结合能力分别降低34.21%、62.31%、68.22%;经体外模拟成人胃、胃-小肠、胃-小肠-BBM酶的消化,其特异性IgG结合能力则分别降低75.32%、89.20%、93.26%,特异性IgE结合能力分别降低57.27%、77.81%、84.59%。实验结果提示,随着消化过程的进行,卵运铁蛋白及其消化产物的潜在致敏性均逐渐降低。另外,比较同一消化阶段中婴幼儿和成年人的消化产物,后者致敏性更低。通过Caco-2细胞单层模型,模拟鸡蛋卵运铁蛋白消化产物在小肠中的跨膜转运情况,鸡蛋卵运铁蛋白成人胃肠消化产物在小肠跨膜转运模型中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1×10-5 cm/s,具有良好的吸收特征。在2 h内,经体外模拟婴幼儿胃、胃-小肠、胃-小肠-BBM酶的消化,卵运铁蛋白消化产物通过Caco-2细胞单层跨膜转运率分别为5.31%、6.56%、8.39%;与原蛋白相比,转运产物的特异性IgE结合能力分别降低45.59%、69.31%、84.06%。而模拟成人各阶段消化,消化产物跨膜转运率则分别为6.77%、9.32%、9.78%,转运产物的特异性IgE结合能力分别降低61.64%、78.43%、86.62%。结果表明:随着消化过程的进行,卵运铁蛋白消化产物的跨膜转运率逐渐升高、跨膜产物的IgE结合能力逐渐降低;比较同消化阶段中婴幼儿和成年人的消化产物,后者跨膜转运率更高且IgE结合能力更弱。通过测定嗜碱性粒细胞KU812活化脱颗粒释放的相关细胞因子含量,评价卵运铁蛋白消化产物的致敏性。卵运铁蛋白及其经胃、胃-小肠、胃-小肠-BBM酶的消化产物诱导细胞释放的β-氨基己糖苷酶、组胺、TNF-α、IL-4、IL-6、INF-γ含量分别为19.09%、14.06%、10.95%、8.31%;665.13 ng/m L、446.62 ng/m L、374.24 ng/m L、359.67 ng/m L;15.07 pg/m L、8.96 pg/m L、2.90 pg/m L、2.07 pg/m L;5.97 pg/m L、2.04 pg/m L、0.95 pg/m L、0.82 pg/m L;155.92 pg/m L、155.53 pg/m L、154.43 pg/m L、139.08 pg/m L;1.29 pg/m L、4.63 pg/m L、9.83 pg/m L、10.25 pg/m L。当模拟成人相应的各阶段消化时,卵运铁蛋白消化产物诱导细胞释放的β-氨基己糖苷酶、组胺、TNF-α、IL-4、IL-6、INF-γ含量则分别为13.95%、7.31%、5.65%;373.70 ng/m L、230.05 ng/m L、224.62 ng/m L;4.29 pg/m L、0.73 pg/m L、0.51 pg/m L;1.81 pg/m L、1.13 pg/m L、0.64 pg/m L;140.07 pg/m L、129.88 pg/m L、127.00 pg/m L;3.58 pg/m L、12.96 pg/m L、13.17 pg/m L。结果显示,随着消化过程的进行,卵运铁蛋白及其消化产物的脱颗粒能力逐渐降低,提示其潜在致敏性逐渐降低。另外,比较同消化阶段中婴幼儿和成年人的消化产物,后者脱颗粒能力更弱。总之,卵运铁蛋白具有一定的抗消化能力,在模拟婴幼儿消化液中比成年人消化液中更稳定。消化后的卵运铁蛋白仍具有较强的潜在致敏性,而且模拟婴幼儿消化产物致敏性更强,提示卵运铁蛋白更容易导致婴幼儿过敏。
其他文献
超材料的概念最早是由Veselago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可将其理解为人工设计的周期性结构,且能够和入射电磁场产生电、磁谐振的耦合作用。由于超材料能够表现出反物理的现象,如负折射、异常反射等,因此通常被用来实现某些特殊的功能。由于三维超材料在制备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了具有亚波长厚度的二维超表面的概念。超表面以其制备简便,损耗低的优势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而由于
钠冷却快中子反应堆(钠冷快堆)作为第四代核电系统的发展堆型之一,其采用高比热、导热性能佳的液态金属钠作为冷却剂。对于输送液态导电金属,圆柱式线性感应电磁泵(Annular linear induction pump,ALIP)具有传统叶片式泵无法比拟的优势:没有叶片、轴等旋转部件,显著简化了密封装置,可实现泵内钠液的完全密封,避免了钠液泄露问题。ALIP电磁泵机械振动小,噪音较低,能在高温液态金属
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值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老年人养老需求发生显著变化,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作为养老模式中重要组成部分,机构养老也在不断建设和发展中。养老
碳点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类新型碳荧光纳米材料,具有低毒性、光稳定性和可调发光等优异性能,被认为是最适于生物成像的荧光探针之一。然而,目前所报道的碳点大多在蓝至绿光区域
[目的]通过体外构建鼻咽癌细胞同期放化疗抵抗模型,诱导鼻咽癌细胞同期放化疗抵抗细胞株,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比同期放化疗抵抗细胞株和母细胞株lncRNAs的差异表达,筛选参
旋转机械系统主要故障有不平衡、不对中、碰摩、轴承故障等,故障出现时会有特征信号的和频和差频成分,信号呈现不同频率信号互相调制的非高斯特征。转子系统在故障状态下振动信号通常表现出较强的非高斯性,非高斯性在频域上表现为信号中不同频率的谐波之间的非线性相位耦合关系,例如转子在不对中、碰摩等状态下振动信号中的转速倍频成分会显著增强,以及轴承发生故障后,轴承的故障特征频率、转子转频等谐波之间存在幅值调制的关
本文针对固定翼无人机自主着陆中的基于显著性分析的跑道检测算法加速问题,研究了软硬件协同的加速方法,并最终完成了协同加速系统的设计。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点:1、针对基于显著性的跑道检测算法,对比了几种显著性计算方法并选择适用于本文的方法;分析了如何通过显著性获取跑道感兴趣区域,并实验确定系统图像缩放倍数;研究了显著性计算中用到的几个图像处理算法的机理。2、研究了软硬件协同的设计方法。根据设计要求建立合
电火花加工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特种加工方法之一,它是基于两电极之间火花放电产生的高温对材料进行蚀除。放电通道作为加工的热源,是影响放电蚀除的最直接因素,因此本文通过仿真与观测实验对放电通道的特性进行研究,并进一步研究放电凹坑的形成过程,探索放电通道的特性对凹坑的影响。通过耦合传热场、流场及电磁场建立放电通道模型,仿真得到放电通道的各物理场分布结果,发现通道的温度在中心达到最高,自该点向四周逐渐减小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信号通路抑制剂阿帕替尼对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细胞株LCC2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永磁同步电机由于其较小的体积,较高的气隙磁密度以及较大的转动惯量比,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近年来,伴随着新型高效永磁材料的涌现,永磁同步电机被大范围的推广。本文将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