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淀粉微球是天然淀粉的一种人造衍生物,作为一种药物载体,与其它人工高分子载体相比具有可降解、无免疫原性、生物相容性好、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原料来源广泛且与多数药物不发生反应等优点。基于此,它的制备和功能化改性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目前淀粉微球已被尝试作为靶向制剂的药物载体应用在动脉栓塞技术、鼻腔给药系统、放射性治疗等领域,而且有望成为口服定位给药系统理想的药物载体。所以,进一步研究其制备工艺,同时提出一套简单和重现性好的制备方法,对实现它的工业化生产、指导其载药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是将淀粉微球用于包载药物,证实了淀粉微球包载药物后,药物的疗效明显增加,具有一定缓释和靶向性能。
本文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体系,吐温60和司班60为复乳化剂,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得淀粉微球,探讨成球的机理。用元素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粒度分析仪、热分析等测试手段对淀粉微球进行了表征。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微球N元素含量明显偏高,异于可溶性淀粉;扫描电镜观测、红外光谱分析、XRD及热性能测试等表明:所制得的微球形状圆整、表面粗糙;实验证明,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参与交联反应;交联后的淀粉微球结晶度降低,耐热性提高。通过对微球表面化学特性测定,微球的总酸度是12.08mmol/g;微球表面总碱度是2.79mmol/g;微球表面羧基含量是0.05mmol/g;微球表面酯基含量是0.03mmol/g;微球表面羟基含量是10.21mmol/g;微球表面羰基含量是1.48mmol/g。
以淀粉微球作为载体,采用包埋法制备了茶碱淀粉微球,对其载药和释药性能进行研究。利用正交试验得出了制备茶碱淀粉微球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较佳的工艺条件为,淀粉浓度10%,淀粉和茶碱的质量比20∶1,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1.0g,油水比3∶1,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最佳工艺条件下的载药量为32.6μg/mg,包封率为58.7%;载药后淀粉微球的结晶能力下降,结晶度约为6.2%;测定加入系列不同茶碱量、不同吸附时间、不同温度作用下,得到淀粉微球的吸附载药能力在茶碱的量为0.21g,吸附时间为2h,温度为37℃时较佳。
在成功制备茶碱载药淀粉微球的基础上,让载药淀粉微球在生理盐水中缓释12h,得到微球在0~3h释药迅速,释药量约为60%;3~7h均匀释放,释药量约为80%;7~12h平衡缓释,释药量约为90%。为以后研制出一种毒副作用小、缓释性能优良、临床应用安全且可靠的茶碱新剂型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