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捕获技术及环形光束的聚焦特性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Hai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激光生物学的发展,以激光微束的光阱效应为基础的激光捕获技术逐渐成为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研究的有力工具。激光捕获技术又形象地被称为光镊,它是利用激光的辐射压效应,由一束高度会聚的激光形成的三维势阱对单个细胞、生物大分子等微小粒子(亚微米到数十微米大小)实现非接触、无损伤精确操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化学、医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以及纳米技术等领域中。本文首先综述了光镊技术的发展过程以及国内外光镊技术的研究现状,阐明了光镊的基本原理,解释了光辐射压、梯度力、散射力、光学势阱等相关的基本概念,定性分析了光阱力对粒子的束缚条件。在光阱力的定量计算方面,根据粒子的几何尺寸与光波长的大小关系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模型,基于几何光学原理,以射线光学计算模型为基础,对几何尺寸远大于光波长的米氏球状粒子所受的光阱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基于电磁场模型,对几何尺寸远小于激光波长的瑞利粒子所受的光阱力进行了分析。在仪器的设计方面,对如何建立一套单光阱光镊仪器系统做了初步的调研,详细介绍了单光镊系统各结构的选取原则,其中重点讨论了激光器光源和显微物镜的选取。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包括单光源双光阱光镊仪器系统、空心光镊、光纤光镊、全息光镊在内的其他形式的光镊系统结构。讨论了基于空心光镊的环形光束的聚焦性质,利用分步傅立叶-贝塞尔变换算法,对二维环形超高斯光束的非线性传输及聚焦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环形光束聚焦场附近的光强分布,并分析了光束的内外径之比和非线性调制对聚焦性质(包括焦面中心光强、焦面光强的横向分布、轴上光强和光束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从聚焦角度来看,环形光束存在最佳内外径之比,且这个最佳比值对透镜焦距依赖性很强,非线性调制中的位相调制比振幅调制对环形光束聚焦性质的影响程度要大;从非线性传输角度来看,随着非线性介质长度的增加使位相调制和振幅调制对环形光束聚焦性质各有不同程度的加剧,其中非线性作用对振幅调制的影响要比位相调制明显。本文为光镊系统装置的搭建做了理论和技术的前期准备工作,对光镊仪器的设计以及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中的推广应用具有促进作用和重要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氮化镓是一种良好的宽带隙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半导体材料之一。在室温下,氮化镓的禁带宽度为3.4 eV,是制作光电子器件,蓝、绿发光二极管(LEDs)和激光
针对目前楼宇系统只有简单控制功能,不能对用户行为数据进行深入挖掘的普遍状况,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智能楼宇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云服务器存储环境数据并进行深入挖掘,生成
声波测井能够获取地层纵、横波的速度信息,是油气勘探开发作业中的重要一环,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低成本、高时效、高安全性,是科研及工程人员一直追
波长可调谐激光器是一种重要的光源器件,它在波分复用系统、可重构的光分叉复用网络、干涉测量学及光谱学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本文中提出了两种波长可调谐激光器的新型
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简称巴新),位于澳大利亚北部、印尼东部,是距离亚洲最近的南太平洋岛屿国家。近年来,巴新政府在继续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南太平洋国家和欧美国家发展
<正>2015年3月28—29日,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审计学会审计理论研究五年规划(2015—2019)座谈会暨审计基本理论专题研讨会在成都召开。审计署原副审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所接触的信息在不断的增加,信息技术渗透于社会所有领域,液晶显示器(LCD)作为信息表示手段,由于有着低功耗、寿命长、无辐射等诸多优点,
学界对克什米尔问题的研究起始于克什米尔问题的产生之日,并与印巴在该问题上反反复复的较量相伴随。本文将印巴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困境”为切入点,藉此提出印巴走出克什米
本文首先根据印制电路板(PCB)行业无铅化对基体树脂提出的特殊要求,并结合苯并噁嗪具有优异的耐热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的特点,围绕着覆铜板对基体树脂高玻璃化转变温
林语堂,不仅是一位作家,语言家还是一位翻译家。他一生致力于东西方文化的介绍与沟通,尤其是在弘扬中华文化方面,成绩卓著。其译本《浮生六记》是一本非常有影响力的译作。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