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运用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和国际情绪图片系统-事件相关电位(International Affective Picture System-Event Related Potential,IAPS-ERP)技术,评价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患者情绪认知特征。2.运用BDI、STAI和IAPS-ERP技术探索针刺对CFS患者情绪认知的影响。研究方法:1.根据严格的纳排标准,纳入55例CFS患者和22例健康受试者,采用BDI和STAI观察主观情绪状态差异,并选取国际情绪图片系统中正性图片、中性图片和负性图片为视觉刺激任务,对Oddball范式靶刺激做出按键反应,记录行为学数据(反应时、正确率、错误率)和情绪刺激诱发的N100、P200、N200、P300、LPP波型的潜伏期、波幅,通过BDI和STAI评分,行为学数据和ERP数据,分析CFS患者的情绪认知特征。2.将55例CFS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A组)和安慰针刺组(B组)。A组选用单侧肝俞、肾俞、脾俞、足三里、百会进行交替针刺;B组就近选取位于四肢的5个非经非穴,运用Streitberger安慰针进行针刺;第1、2周每周治疗5次,第3、4周每周治疗3次,第5、6周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20次;每次留针30分钟,15分钟时行针一次。运用BDI、STAI和IAPS-ERP技术检测两组治疗前后量表问卷评分、行为学数据和ERP电位变化情况,探索针刺对CFS患者情绪认知的影响。研究结果:1.CFS患者情绪认知特征:(1)CFS患者BDI和STAI评分分值均显著高于健康受试组(P<0.05)。(2)与健康受试者相比,CFS患者对靶刺激的按键反应时、正确率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错误率明显增高(P<0.05)。(3)与健康受试者相比,对于正性图片刺激,CFS患者N200波幅存在组别和电极的交互作用(F=5.95、P=0.01),P300潜伏期存在显著的组别和电极的交互作用(F=9.52、P=0.002),LPP波幅存在显著的组别和电极的交互作用(F=10.06、P=0.002),LPP潜伏期存在显著的组别主效应(F=8.54、P=0.003);对于中性图片刺激,CFS患者P200波幅存在显著的组别和电极的交互作用(F=8.85、P=0.003),N200波幅存在显著的组别和电极的交互作用(F=17.76、P<0.0001),P300潜伏期存在显著的组别和电极的交互作用(F=13.34、P=0.0003),P300波幅存在显著的组别主效应(F=5.27、P=0.02);对于负性图片刺激,CFS患者P200波幅存在组别和电极的交互作用(F=10.20、P=0.001),N200波幅存在组别和电极的交互作用(F=11.84、P=0.0006),LPP潜伏期和波幅存在组别和电极的交互作用(F=4.57、P=0.03;F=5.04、P=0.02),P200潜伏期存在显著的组别主效应(F=9.75、P=0.002),P300潜伏期存在显著的组别主效应(F=6.81、P=0.009;)。2.针刺对CFS情绪认知影响:(1)针刺治疗后,A组CFS患者BDI和STAI评分分值显著降低(P<0.05);B组CFS患者BDI和STAI评分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BDI和STAI评分变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针刺组治疗前后在对正性笑脸图片按键反应时、正确率、错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慰针刺组治疗前后在对正性笑脸图片按键反应时、正确率、错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反应时、正确率、错误率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安慰针刺相比,对于正性图片刺激,针刺组各波型潜伏期和波幅变化值的组别和电极未表现出交互作用,着重分析主效应:N200潜伏期变化值存在组别主效应(F=4.17、P=0.04),P300潜伏期变化值存在显著的组别主效应(F=63.23、P<0.0001),LPP潜伏期和波幅变化值存在显著的组别主效应(F=7.15、P=0.008;F=5.73、P=0.02);对于中性图片刺激,P300潜伏期和波幅的变化值存在显著的组别和电极的交互作用(F=13.09、P=0.0003;F=13.28、P=0.0003),P200潜伏期变化值存在显著的组别主效应(F=14.17、P=0.0002);对于负性图片刺激,P300波幅变化值存在显著的组别和电极的交互作用(F=8.07、P=0.005),N100潜伏期变化值存在显著的组别主效应(F=7.67、P=0.006)。研究结论:1.CFS患者对情绪图片的认知加工存在障碍,其对负性图片的感知注意、自动主动加工及深度加工活动过度增强,可能与其长期处于负性情绪状态有关。2.针刺可有效调节CFS患者并发的情绪障碍,对CFS患者情绪刺激的认知加工过程有一定调节作用,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