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制瓷艺术高超。使得康、雍、乾三朝时期的官窑瓷器达到了清代瓷器发展的顶峰。无论是种类丰富的颜色釉,还是精雕细琢的器型,抑或是寓意深刻的装饰纹饰,清三代官窑瓷器的完整与和谐,使我们影响深刻。瓷器是社会物质文化的一种体现,官窑瓷器亦是如此。以官窑瓷器为出发点,研究陶瓷器物的符号特征,可以让我们体会到统治者所处时代的思想意识,审美风尚和文化气息。“器以载道”、“立象见意”,对清三代官窑瓷器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去理解当时社会文化的发展特点。满族拥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符号特征,这些符号不仅表达了本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同时也包含了对其他民族文化特色的肯定和包容。体现了各民族间相互包容、尊重的特性。符号学源自语言学,亦是对陶瓷器物研究所缺少的跨学科理论。陶瓷器物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不仅仅以物质的形态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从广义的符号学概念来说,当某事物达到了传达关于客观世界相关美感、情感、意志等内在体验的目的时,它便形成一种符号。符号是精神诠释的一种表达,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即:符号的用途是表达意义,意义必须用符号才能表达;反过来说,没有意义可以不用符号表达,也没有不表达意义的符号。对此本文对清三代官窑器物符号的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本文将全面地分析清三代官窑器物中的符号。主要从色彩、纹饰、造型这三种类型符号中去解读出三个时代的官窑器物符号的特征。康熙造型古朴、胎体厚重;雍正的高雅、修长俊秀、圆柔纤丽;乾隆的奇巧、繁缛。从而分析其符号的特性即清三代官窑器物的能指和所指,以及其符号的功能。其次对其符号的语义进行研究,来了解当时背景下,社会经济、审美趣味、制度约定、时代地域特色对官窑器物的影响。最后分析清三代官窑器物中的文化符号,从官窑陶瓷中去发掘,其既有早期全球化欧洲文化符号,又有清以前传统文化符号。可以说清三代官窑陶瓷器物是当时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其符号特征反映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审美趣味和社会文化发展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