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进一步强调“三农”领域的问题。“两会”代表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建设农贸超市”的提法。这意味着今后传统模式的菜场将渐渐淡出市民的生活,代之以一个洁净舒适的超市化购物环境,也意味着菜篮子商品将更新换代,结算方式将更加方便。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农贸市场因其商品丰富、价格低廉而取代了路边市场,成为居民购买生鲜食品的主要市场,它曾在我国“菜篮子工程”中承担着重要任务,曾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然而,随着城市零售业态的发展及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我国消费者开始对生鲜商品销售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农贸市场摊位多、进货渠道广而杂,难以规范化管理,产品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因此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文章首先对各种相关核心概念及其原理、国内外可借鉴的相关经验等进行阐述、分析,并简要说明了农贸市场发展的历程与趋势,为铜仁市的“农改超”模式的营销策略分析打下理论基础;继而叙述铜仁市“农改超”的现状,包括外部环境分析、内部环境分析,最后得出SWOT矩阵图,根据矩阵图提出具体的营销策略,既SO策略、WO策略、ST策略、WT策略四个方面阐述“农改超”系统营销策略。文章主要设计的核心概念有农贸市场、农贸超市、“农改超”,主要解决问题是从营销主题企业的角度提出“农改超”成功的营销模式。铜仁市“农改超”的现状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的。首先指出国家政府部门相关的政策,如国家商务部、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商务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农产品连锁经营试点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加快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试点,要求各地区加快农产品连锁、超市、配送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城市农贸市场改建成超市,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逐步把网络延伸到城市社区,促进农产品连锁经营。另外,贵州铜仁GDP总值现价从1998年的80103万元增长到2006年的272946万元,增长为240.7%,2004年,2005年,2006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860元,6712元,7079元。内部环境的分析侧重于对消费者的分析、经营户分析,如消费者的购买频次、对现存农贸市场的看法以及未来新型业态农贸超市的态度等。竞争环境的分析是以项目为依据,指出农改超可能面临的竞争对手等。“农改超”系统营销策略根据SWOT分析提出四种对策,优势机会策略包括利用相关农业政策、服务创新、连锁品牌建设等。劣势机会分析有一体化建设、连锁经营以降低成本,加强促销宣传以提升消费者的成熟度等。优势威胁策略包括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引进和培养专业管理人才等。劣势威胁策略提出引进战略投资者或者推迟“农改超”项目,等待时机。总之,“农改超”要取得成功,首先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政府的适当角色将对“农改超”起的基础性作用;其次,营销主题的产业链整合能力将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再者,消费者的成熟度是“农改超”取得长远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