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外壳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与抗病毒剂相互作用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ujie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SRBSDV)在我国南方地区发现,并迅速在长江以南地区爆发,严重降低我国水稻产量。然而,目前田间缺乏有效的抗SRBSDV的药剂,并且对已有的抗SRBSDV药剂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SRBSDV外壳蛋白(P10)是病毒传播和感染宿主所需的关键蛋白,是潜在的抗SRBSDV试剂筛选的靶标。研究发现,阿魏酸及其衍生物具有农用活性,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番茄病毒、马铃薯病毒、瓜类病毒和玉米矮花叶病毒等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是潜在的抗SRBSDV药剂。  本研究通过体外克隆、表达和纯化获得SRBSDV外壳蛋白P10;利用荧光滴定和微量热泳动仪技术研究靶标蛋白SRBSDV P10与抗植物病毒剂的相互作用。以抗病毒剂与SRBSDV P10蛋白的结合力为考查指标,建立了基于SRBSDV P10为靶标的离体药物筛选模型,分析了基于阿魏酸结构骨架的一系列抗病毒化合物与WT-P10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抗植物病毒剂毒氟磷、氨基寡糖、香菇多糖、盐酸吗啉胍和病毒唑与SRBSDV P10蛋白没有相互作用;而宁南霉素(Ningnanmycin,NNM)表现出与SRBSDV P10较强的结合,亲和力KA=6.17×105 M-1,进一步通过SEC研究发现NNM可以破坏SRBSDV P10在溶液中的聚集状态。而阿魏酸及衍生物对P10存在不同强度的结合力,其中化合物F27和P10的结合力与NNM相当, KA=5.75×105 M?1。基于34个阿魏酸衍生物和SRBSDV P10蛋白的结合力KA值,采用CoMFA和CoMSIA方法进行3D-QSAR分析,得到所构建模型的q2,分别为0.544、0.692均大于0.5,认为模型具有可靠的预测能力。离体荧光滴定及3D-QSAR分析表明:保留阿魏酸的羧基结构以及在R2位置引入空间位阻小的吸电子基团有利于提高化合物与SRBSDVP10的亲和力。
其他文献
本文对山西太谷、运城等地区采集的番茄和油菜生长期健康植株进行了内生菌的分离和拮抗病原真菌的平板筛选,内生细菌对番茄促生作用筛选,以及对拮抗性较强的菌株进行了代谢产
放线菌LA5菌株是一株对辣椒疫霉菌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很高拮抗活性的生防菌,其作用机理是产生抗生素。疫霉菌病害是一类世界性分布的重要土传病害,危害作物种类多,流行速度
本试验观察了番茄叶霉病在当地大棚的发病情况;测定了番茄叶霉病菌粗毒素的生物活性及番茄不同抗病品种经该菌毒素处理后植株体内的某些保护酶(POD、SOD、CAT和PAL)、抗性物质(可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昆虫形成了复杂而敏锐的嗅觉系统,藉此感受环境中大量的化学信息,并做出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反应,如取食、交配和产卵。大量研究证实,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首次报道了由Alternaria gypsophilae万寿菊链格孢叶斑病在吉林省东部地区的发生。 详细描述了该病的症状:叶、茎、花上形成褐色、紫褐色、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病斑中央灰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