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肾健脾法治疗运动神经元病(脾肾亏虚型)的疗效观察

来源 :河南中医药大学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15899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60例运动神经元病、中医辨证属脾肾亏虚型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缓解程度及其预后来评价该方法的作用,同时展示其作用机制,为临床采用滋肾健脾法提供客观理论支持。方法:按首次来诊的先后顺序,收集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SPSS软件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每组病例数比例为1:1。入选病例被随机分至基础治疗组、基础治疗+滋肾健脾法组,两组各30例。详细记录观察指标:(可分为1、安全性检测:包括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在治疗前后各检查1次。2、疗效性观测:包括肌力改变、肌肉萎缩,肌束震颤、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的变化,中医症候积分。)具体采用西医临床疗效标准:采用1999年Jesse M.Cedarbaum等人修订的ALS功能分级量表(ALSFRS),比较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总分从0(不能完成任务)到40分(正常)。中医症状疗效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采用SPSS 23.0进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者采用成组t检验,方差不齐者行校正t检验或配对t检验,计量资料用卡方检验。以0.05为检验水准,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分别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伴发病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LS功能分级量表(ALSFRS)积分及中医症候积分,经统计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3)ALS功能分级量表(ALSFRS)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评分均较治疗前评分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经检验P<0.05,有显著差异,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5)治疗后1月内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滋肾健脾法加基础治疗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优于单用基础治疗组。结论:(1)滋肾健脾法能改善运动神经元病中医辨证属脾肾亏虚型患者的ALS功能分级量表(ALSFR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安全有效。(2)滋肾健脾法与西药基础治疗结合,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平痫颗粒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迟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平痫颗粒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卒中后迟发性癫痫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观察风痰瘀阻型癫痫患者70例,
目的探讨儿童马蹄肾合并肾母细胞瘤合理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8年我院收治7例马蹄肾合并肾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4例,就诊年龄1岁至8岁8个月,平均4岁6个月。肿瘤位于左侧4例,右侧2例,峡部1例。主要临床表现:腹痛4例,无症状腹部包块1例,偶然超声检查发现肿物1例,外院手术并放化疗后肿瘤复发1例。4例(其中2例因瘤体破裂,1例因瘤体巨大且合并肺部转移,1例因瘤体巨
目的:  通过观察针刺和艾灸对顺铂(Cis-Dichlorodiamineplatinum(II),DDP)肾损伤模型小鼠肾组织中过氧化氢酶( Catalase, CAT)及半胱氨酸蛋白酶3(Cysteine proteinase3,Caspase-3
目的观察爱罗咳喘宁方对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肺气虚证模型大鼠的肺功能以及气管、支气管组织结构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其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I receptor I,TGF-βRI),Smad3,Smad4,Smad6,Smad7,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目的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小儿日间手术管理模式。方法介绍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运行的以麻醉医生为主导的日间手术围术期集中管理方案。回顾与分析该院2016~2019年50 042例日间手术的开展情况:包括患儿一般情况、日间手术数量及比例、手术取消(改期)率、术前等待时间、术后留观时间、总住院时间、非计划再次手术和术后随访情况等。结果2016~2019年小儿日间年手术量从5 124例增加到17 308例,
目的探讨儿童重复肾上肾输尿管膨出合并下肾或对侧肾膀胱输尿管反流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0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重复肾上肾输尿管膨出合并下肾或对侧肾膀胱输尿管反流2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19例,就诊年龄7个月至9岁,平均2岁。重复肾左侧13例,右侧6例,双侧5例,上肾输尿管膨出左侧15例,右侧9例,无双侧,合并下肾膀胱输尿管反流左侧1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