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施用量及种类对高产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的影响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e_willi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化学氮肥用量以及化肥与有机肥比例普遍偏高,氮肥利用率低,造成农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不利于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的农业有机固体废弃物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并带来土壤环境污染等问题。将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再利用,变成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有利于循环绿色农业的发展。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与植物之间的重要纽带,对高产稻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研究有助于弄清土壤-作物-肥料三者之间的关系,为高产作物土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在保持水稻高产前提下,探讨以氮肥施用量、种类为重点的栽培管理措施,对增加氮肥利用率,提高土壤肥力,维系稻田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对稻田土壤性质的研究较多地将耕作层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而本研究将耕作层土壤细分为三层分别进行研究,便于看出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在垂直空间上的变化特征,为寻求更优的施肥技术措施提供参考。本试验包括三个部分。(1)氮肥施用水平试验:包括0、270、300、360kg·hm-2;(2)有机-无机配施试验:包括菜籽饼肥、蚯蚓粪与无机氮肥的配施;(3)秸秆还田模式试验:包括秸秆不还田、小麦秸秆还田、水稻秸秆还田、小麦与水稻秸秆均还田。分别研究以上试验处理对高产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于2016、2017年水稻收获期采集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pH、EC、含水率、碱解氮、全氮、速效磷、全磷、速效钾、有机质等理化性质指标,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施氮量影响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施氮量对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影响既取决于施氮量大小的直接影响,也取决于施氮量及栽培管理措施影响作物生长及养分吸收状况的间接影响。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高产稻田土壤的优势细菌类群排前三位的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土壤的含水率、pH、EC、总氮、总磷、有机质与稻田土壤微生物细菌群落存在显著相关性。配施有机肥与单施化肥相比,能够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在水稻收获期土壤中,配施有机肥可以明显提高土壤的碱解氮、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秸秆还田会影响水稻收获期土壤有效氮含量。小麦季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效氮含量的影响可以持续到水稻收获期,小麦季、水稻季秸秆均还田比单季秸秆还田对水稻收获期土壤氮素转化及土壤多种养分的作物有效性具有积极作用。两季秸秆均还田与两季秸秆均不还田相比,降低了 0-5cm土层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增加了10-15cm土层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
其他文献
国际上对石磺科贝类的系统分类研究开始较早,国内对石磺的研究已从形态分类研究扩展到系统进化及资源利用等方面。角质层位于皮肤的表面,是生物防御外界物理伤害和化学伤害的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全球能源危机的浮现,太阳能因其清洁、长久等特点受到全球的青睐。本文主要针对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中的关键问题,以两级式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为基础,对
自1979年1月4日《天津日报》刊登了改革开放后内地第一则商业广告——蓝天牙膏广告、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放了我国内地第一条电视广告——参桂补酒广告以来,40年过去,
目前,一些企业正为一种“跳槽”现象所困扰,尤其是那些一线艰苦岗位人员流失严重,相当部分职工不安心本职工作.人们长期以来总是把这种现象归咎于职工不听话、觉悟低、怕苦
太阳模拟器能够提供与太阳光光谱相匹配且具有一定有效光斑口径、均匀的、辐照度稳定的太阳辐射源,是一种模拟真实太阳光辐照特性的试验与标定的装置。本文研究的太阳模拟器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控制与防治,是近年来水污染防治领域面临的新挑战。本文利用60Co-γ射线重点研究了氯酚类有机物的辐射分解过程、影响因素及其动力学特性。实验探讨了辐照
随着三峡大坝建设,在2003年6月三峡库区蓄水到135 m水位,之后人为调节使其在137-139 m范围内波动变化。从2003年7月开始,我们对库区植物的水分关系及其对三峡水位上升的可能
面对人口增长和全国尺度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已经消失殆尽,人类已经进入“第二自然、人造生态”的城市建设阶段,因此以自然保育为手段的传统生态城市规划理
本文采用改良共沉淀法制备磁性纳米粒子,然后用壳聚糖对磁性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得到壳聚糖改性磁性纳米粒子,最后将壳聚糖改性磁性纳米粒子与苯胺和邻氨基苯磺酸单体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