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导师李培旭主任医师多年的临床经验为基础,整理导师发表的与慢性肾功能衰竭相关论文,收集导师2年来诊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案,应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探讨导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学术经验,进一步深化对本病的认识,更好的指导中医临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通过研究生期间2年跟师抄方学习,对导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案进行收集、整理,并按照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进行筛选,将符合标准的79例1055诊次的门诊病案资料,全部利用word记录,建立excel数据,运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其症状、病名、病机、有效率和与CRF相关的西医疾病关联性,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79例病案中,男性48例,女性31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14岁,平均年龄50.5岁。病位方面,频率>60%的为肾、脾,频率>30%的为心、胃,肝与肺的频率分别为20%和13%。论证了CRF的病位主要在肾、脾,涉及肝、肺,累及心、胃等多脏腑。79例CRF患者症状频率>60%的为水肿和肢体困乏,频率>30%为胃痞,频率>20%为恶心、腰痛和心悸,频率>10%为口干、胸闷、眩晕和腰部酸困。中医病名频率>60%的为水肿,频率>30%的为虚劳和腰痛,频率>10%的为胃痞、心悸、眩晕和消渴。与主要症状的的结果类似。主要在于中医并没有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名。中医疾病命名主要从症状、证侯、病位和特征等方面而来。此结果也同时反映了CRF的治疗可以参考中医的水肿、虚劳、腰痛、胃痞、心悸、眩晕、消渴等的辨证论治。另外如果出现头痛和耳鸣的症状也可以参考两种病证辨证论治。79例患者CRF与西医疾病相关的频率>60%的为高血压,频率>10%的为糖尿病,频率>5%的为贫血和痛风,频率>2%为肾囊肿、肾结石和乙肝。论证了慢性肾功能衰竭与高血压、糖尿病密切相关,与贫血和痛风相关,另外也与乙肝、肾结石和肾囊肿有关。病机证侯频率>60%的为浊毒内蕴,频率>30%的为脾肾虚衰、水湿停留和心肾虚弱,频率>10%的为络脉瘀阻和心神失养,频率>5%的为湿热毒蕴、肝肾阴虚、气阴虚弱和肝胃不和。CRF病情加重因素的频率>20%的为感冒和停药,频率>10%的为饮食和不明确的原因。结果反映出CRF病因病机复杂多变,身体虚弱,容易感冒,直接导致了病情加重,一部分病人自己停药后也导致病情加重。另外饮食不当也是病情加重的重要诱因。再者,CRF的病情进展与感染和劳累也密切相关。总有效率为73.4%,代偿期的有效率为76.7%,失代偿期的有效率为72.2%,衰竭期的有效率为77.8%,尿毒症期的有效率为50%。总体CRF所处的时期越早,治疗的有效率越高。至于失代偿期的有效率低于衰竭期的有效率可能为病案的例数过少所致。评价指标>6个月的远期有效率为63.3%,评价指标>12个月的有效率为41.8%。【结论】1.慢性肾衰竭的病位主要在脾、肾两脏,涉及肝、肺,累及心、胃等多个脏腑。2.慢性肾衰竭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脾肾虚衰、浊毒内蕴为主,兼水湿停留、肝胃不和、湿热蕴结、络脉瘀阻等。3.论证了慢性肾功能衰竭与高血压、糖尿病密切相关,与贫血和痛风相关,也与乙肝、肾结石和肾囊肿有直接关系。4.加重因素与感冒和停药直接相关,CRF的病情进展与饮食不当、感染和劳累也密切相关。5.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4%,CRF所处的时期越早,治疗的有效率越高。6.治疗有效>6个月的远期有效率为63.3%,治疗有效>12个月的有效率为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