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全球化、信息化以及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西方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这个时期,英国的撒切尔政府和美国的里根政府在公共管理领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公共部门改革的浪潮,从而引出了后面影响深远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这场运动不仅改变了西方公共部门管理的实践模式,而且也改变了公共部门管理的理论形态以及知识体系,并进行了成功的行政文化的创新,其核心是将市场文化引入到公共部门,将市场文化与公共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新的公共理念与新的市场理念,并导致了公共部门行政价值观念、行政组织文化、行政治理观念的重大转变。 与此同时,经过20多年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中国在经济上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在政治上,也正在逐步实现由全能的政府行政控制向以市场为主导的体制的转型。在此过程中,政府治理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职能进一步加强。作为行政系统的软组织和软结构,原有的行政文化已不能继续起到规范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的思想和行为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政体制的转变。因此,无论是行政系统自身的变革,还是政治改革、经济发展、社会变迁以及文化革新,都要求重建行政文化来继续适应和推动社会的发展。目前国内的学者虽然对行政文化的概念、功能、行政文化对政府机构的作用、当前我国行政文化的创新等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也取得了不少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但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没有把行政文化与新公共管理结合起来,从新公共管理的角度来对行政文化进行审视。 本论文主要借鉴了西方学者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对公共管理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审视,探究公共管理的归属,发现公共管理的文化内涵,寻求优化公共管理的文化支柱的成果,从而形成公共管理的文化自觉。首先,分析了有关行政文化的概念,对目前存在的多种行政文化的概念作了界定。其次,对三种行政文化作了比较研究:传统行政文化,需要提纯,古为今用;西方行政文化,需要择优,洋为中用;建国以来的行政文化是基础,需要改革。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基本情况以及我国在新公共管理运动冲击下行政文化的现状,提出了在新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