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电视公益广告作为一个新时代产物,既孕育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文化背景,也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潮流下,可见中国电视公益广告的影响力之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中国电视公益广告以向观众传递积极正面的情感诉求为目标,同时也着手构建一种更为社会大众所接受的健康、绿色环保的精神食粮。纵观前人研究,我们发现,大多数学者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多模态话语和认知语言学的多模态隐喻两个角度对中国电视公益广告进行研究,其中电视公益广告中的图片、声音及颜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鲜有学者研究电视公益广告中语言中蕴含的情感诉求。积极话语分析主张用积极的态度去看待语篇中的内容从而建立和谐美好话语氛围,让人们学会从积极的方面看待问题,以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谋求发展。基于此,本文以168条中国电视公益广告语为研究对象,皆选自2014年9月至2017年8月全国优秀广播电视公益广告作品库,考虑到电视公益广告的不同主题,作者将电视公益广告划分为8类进行对比分析。在积极话语分析视域下,借助其主要分析工具评价理论,试图揭示不同公益广告的情感诉求分配以及正面的情感诉求在电视公益广告中发挥怎样的作用。数据结果显示,168条电视公益广告语在态度系统中突显了判断意义,其次是鉴赏,情感位居于最后,说明电视公益广告的主要目的更多在于规劝大众人群规范个人行为。研究发现,这8类电视公益广告总体上正面的情感诉求多于消极情感诉求,但是以慈善救助和环卫与健康这两类为主题的电视公益广告中消极情感诉求相对来说所占比例要高一些,观众在收看这两类电视公益广告时有可能会产生不悦感,因此消极情感诉求在电视公益广告的运用上需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