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汉语热在世界各地不断兴起,海外汉语教师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读硕士或本科生,他们虽然接受过专业学习,但大多比较缺乏教学经验和社会经验,海外任教对他们来说,既是一项重大挑战,也是一次重要的专业实习和成长机遇。探讨他们的教学效能感在任教期间内是如何变化发展是本项研究的出发点。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认知和信念,是反映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本项研究结合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法,通过三次问卷调查,对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在任教初期、中期、末期的教学效能感状态进行数据收集,分析他们的教学效能感的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访谈研究,探讨影响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教学效能感发展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背景的同一届志愿者教师在教学效能感状态上存在明显差异,且他们的教学效能感状态在任教期间呈现出明显的发展趋势。总体上看,三个阶段的教学效能感总分均值不断增加,从具体人数上看,近一半的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持续上升趋势,约25%的教师教学效能感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约19%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约10%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影响教学效能感发展的因素主要是教师为教学付出的努力程度,精心备课、有反思意识和学习意识的教师通常具有较高的教学效能感。外语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也是影响教学效能感发展的一个较普遍因素,但影响程度由任教环境及教学对象决定。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建立的关系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发展,与学生保持良好关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更多积极心理体验,对教学的热情更高,教学效能感更易提高。志愿者教师作为新手教师,教学效能感处于形成过程中,有较高的塑造性,可以对日后的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为提升教学效能感,志愿者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学习意识和反思能力,在任教期间努力寻找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从教学的成败经历中不断反思,把它转化成自己的教师实践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