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分析工程图纸尺寸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功能语义的尺寸模型,介绍了尺寸模型的初始生成方法,提出了尺寸模型的调整策略,从而满足尺寸的完整性和合理性要求。 在第一章中,讨论了尺寸自动标注研究的意义,分析了国内外这一课题的研究状况,提出了基于尺寸模型的三层次尺寸智能标注策略,并阐述了功能语义尺寸模型的研究意义及其可行性。 在第二章中,探讨了尺寸模型与尺寸标注模型之间的关系,在分析尺寸各种功能语义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功能语义的尺寸模型,并详细定义了尺寸模型的四个层次:定形功能语义层、定位功能语义层、加工功能语义层、装配功能语义层。在定形功能语义层中,建立了定形尺寸同基元体拓扑结构之间的联系;在定位功能语义层中,揭示了基元体几何元素和实际工程结构对定位尺寸的影响。 在第三章中,通过基元体的几何特征识别出零件体中各个基元体的几何形状,并提取生成尺寸模型所需的载体信息;根据定形尺寸同基元体拓扑结构之间的联系和各基元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由相交特征引起的消失尺寸的确定方法;介绍了基元体之间定位约束尺寸的生成方法,以及山定位约束尺寸转化成定位尺寸的调整策略。 在第四章中,在尺寸初始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总体尺寸,并讨论了尺寸模型调整的必要性。介绍了各种非线性尺寸虚拟分解成线性尺寸的方法,将空间的尺寸链投影成X、Y、Z三个方向上的单向尺寸链,在此基础上根据改进的尺寸冗余判断算法对各单向尺寸链进行尺寸封闭检查;引入尺寸的优先机制和尺寸模型调整的原则,据此对冲突的尺寸进行调整。 在第五章中,介绍了本文原型系统的框架结构,并举例说明尺寸模型在尺寸标注中的应用。 在第六章中,对本文工作进行总结,探讨了本课题的今后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