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穴位电针(Electrical acupuncture,EA)刺激前导下颌大鼠同仅戴用功能矫治器前导下颌大鼠咀嚼肌在不同时期咀嚼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肌球蛋白重链Ⅰ(MyHC-Ⅰ)表达的差别,观察EA对前导下颌过程中咀嚼肌的影响,为EA能否作为功能矫治的辅助疗法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实验动物选择SPF级5周龄,全♂SD大鼠①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均进行电针刺激,分别给予2/5HZ,2/15HZ,2/100HZ不同频率,观察肌肉收缩力的差异。②72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戴用前导下颌装置,不给予电针刺激),条件对照组(前导下颌装置,不给予电针刺激),实验组(戴用前导下颌装置同时给予电针刺激),分别于3d、7d、14d、21d后处死,采用免疫组化和荧光定量PCR法观察大鼠咀嚼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肌球蛋白重链Ⅰ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①电针刺激频率为2/5HZ时肌收缩力最强。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同空白对照组比较,条件对照组7d、14d MMP-2蛋白表达增高;MyHC-Ⅰ蛋白在7d、14d、21d表达均增高。同仅前导下颌比较电针刺激前导下颌组在3d、7d时MMP-2蛋白表达显著增强,21d时两组表达降低;MyHC-Ⅰ蛋白表达在3d、7d、14d表达增强,21d时两组差异不显著。③免疫荧光RCR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基本一致。结论:①2/5HZ电针刺激频率较佳,选择此频率刺激前导下颌大鼠。②EA可以加快前导下颌咀嚼肌的改建,促进肌纤维类型向Ⅰ型纤维转变达到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