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期,无论是如火如荼的高铁建设还是人们关心的住房建设,都离不了一项重要的物资—钢铁。国家的发展,人民的生活都离不了钢铁。钢铁行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我国钢铁产量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2010年全国产粗钢62665万吨,比上年增加5300万吨,增长9.3%。尽管我国钢铁产量高,然而国家钢铁企业物流的现代化水平不高,低下的物流运作效率以及相对不完善的物流功能,使得我国钢铁物流的发展无法满足钢铁生产和贸易发展的需求。另外,与发达国家钢铁物流企业相比,我国钢铁物流企业呈现出在规模小、效益低、物流技术不成熟和管理组织不完善等问题。本文将大型钢铁企业物流运输组织分为原、燃料入厂、厂内运输、钢材产品出厂三个环节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分析大型钢铁企业物流运输的现状,并针对三个不同环节,找出这三个环节中所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然后,根据每个阶段发现的问题,对各个环节中的物流运输进行优化组织。厂内运输存在主要问题是在某些传统大型钢铁企业中厂内运输方式比较单一,过于依赖于铁路运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要对大型钢铁企业对厂区运输方式进行合理选择,实现厂区运输方式多样化。由于钢铁企业属于大运量型企业,尤其是年产钢材千万吨以上的大型钢铁企业,其上端运入的原、燃料以及下端运送到消费企业的钢材产品运量巨大,因此对于原、燃料入厂和钢材产品出厂两个环节更侧重于库存和运输费用问题的研究。对这两个环节,分别对运输和储存问题进行描述,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库存策略,建立相关的模型,以寻求两个环节的最优库存方案。对于原、燃料入库环节,根据一般情况,假设运输由大型钢铁企业自行承担,所以要将运输费用考虑在内。本文在进行该环节研究时引入了运输方式可靠性的概念。运输方式具有不可靠性导致了原、燃料入厂时间不是定值,具有一系列概率的波动值。根据成本最小目标建立模型。并通过具体算例进行了模型的求解。而对于大型钢铁企业钢材产品出厂的研究,本文着重考虑多品种、随机需求下如何制定最优的存储策略。由于,大型钢铁企业产品种类众多,为每种产品单独建立仓库或库房时不实际的,所以必然会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钢材产品共同储存,而且每种钢材的需求也是不确定的随机现象。所以基于以上考虑,建立数学模型,以期找到多品种、随机需求下,大型钢铁企业钢材产品最优库存策略。并通过具体算例进行了模型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