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进行双边对话活动的重要形式。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课堂提问也与时俱进的不断发生改变,这与之前的“提问”相比,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与功能,提问将变得更加有效。因此,提高提问的效率对于小学数学老师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小学数学老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以对话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元认知理论等基本理论为指导,重点观察与研究二十名小学数学老师的课堂提问情况,在三十多个听课记录中,选择两个较为典型的课例给予分析。其中第一章涉及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和相关的文献综述,以及对文献研究后的反思;第二章是撰写本文的理论基础与概念解读,界定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概念;第三章呈现了对当下课堂有效提问目前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而了解当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有效性的具体情况;第四章是根据之前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小结调查结果;第五章是针对前面的现状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实施策略;第六章是落实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保障性原则;本文的最后是结束语、参考文献及相关的附录材料。分析指出,课堂有效提问过程中,老师一般具有以下问题:老师提问的方式方法的有改进空间、老师给学生预留的答题时间不够充分、老师建议回答问题的形式不够灵活、老师对回答的反馈方式不够完善、提问形式主要还是以老师提问。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老师的教学理念不够先进,老师的专业素养急需提升。在文中,笔者提出了提升小学数学老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首先老师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其次提问方式的设计要有渐进性、逻辑性、发散性,并且要尽量使用有逻辑性的语言构建主题明确的问题、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给予学生足够充分的回答时间、改进问题反馈策略;最后要使用有效提问的反思策略。